李明衍有些意外:"公子竟然知道在下?"
"久仰大名了,"子克笑道,"先生在蜀地、關中和鹹陽的事跡,如今在楚地也是廣為流傳呢。能在這裡遇見,實在是緣分。"
說著,子克看了看田地裡正在施工的蓄水池,又看了看周圍忙碌的村民,眼中露出讚賞的神色:"先生這是在幫村民們改善農田水利?這設計倒是巧妙,小小的池子,卻能解決大問題。"
李明衍更加驚訝:"公子竟然也懂水利?"
"略知一二,略知一二,"子克謙遜地擺手,"在下平日裡也關注民生,對這些多少有些了解。不過比起先生的高深技藝,那就差得太遠了。"
兩人就田間水利的問題交流了起來,李明衍發現這位子克公子確實有真才實學,對農業和水利都有相當的了解,而且言談中顯露出對民生疾苦的真切關心,這在貴族中實屬難得。
談話間,子克突然問道:"先生此番南下,是要去雲夢澤?"
"正是,"李明衍點頭,"公子如何得知?"
"猜的,"子克笑道,"以先生的身份和技藝,除了雲夢澤那樣的地方,恐怕也沒有其他地方值得專門前往了。雲夢澤畔水網密布,確實是研究水利的好地方。"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子克起身告辭:"今日能遇見先生,實乃三生有幸。隻是在下還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他日若有機會,定當再次拜訪。"
李明衍也起身相送:"公子客氣了。能遇到公子這樣既有學問又關心民生的君子,在下也深感榮幸。"
子克上馬前,突然回頭說道:"先生,楚地水深,還望多加小心。"
說完,他帶著老車夫和劍客揚長而去,隻留下李明衍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南下楚地的路途中,當一行人路過蘭陵山時,周文突然勒住了馬韁。他望著遠山如黛,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周兄,怎麼了?"李明衍策馬上前詢問。
周文沉默片刻,才開口道:"矩子,既然路過此地,我想去祭拜一下墨家恩人的陵寢。不知矩子可否同意?"
"墨家恩人?"李明衍有些疑惑,"不知是哪位前輩?"
"到了矩子就知道了,此人對我們楚墨有大恩,不可不拜。"周文沒有直說,隻是策馬向山中一條小徑走去。
李明衍見周文神情鄭重,便點頭同意。一行人離開大道,沿著山間小徑向蘭陵山深處行去。
山路蜿蜒,鬆柏蒼翠。走了約莫一個時辰,眾人來到一處山腰平地。眼前出現了一座墓園,規模不大,但布局簡樸大氣。墓園四周種著青鬆翠柏,顯得莊嚴肅穆。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園中央有一座石墓,墓前立著一塊樸素的石碑。
更令人意外的是,墓園裡竟然有兩個小童在打掃。一個約十歲光景,穿著粗布短襦,正在墓前擺放香果;另一個看起來隻有七歲,身著麻衣,手中拿著掃帚,認真地清理著墓道上的落葉。
"這裡有人看護?"阿漓輕聲問道。
那個年長些的小童聽到聲音,抬起頭來。他麵容清秀,眼神中透著超出年齡的穩重。見到這麼多人到來,他不但不害怕,反而主動迎了上來。
"諸位是來祭拜先生的嗎?"小童問道,聲音清脆。
"先生?"李明衍一愣,"敢問這裡安葬的是哪位先生?"
小童指了指墓碑,自豪地說道:"這裡躺著的,是我們的長輩——大儒荀子荀卿先生。"
"什麼?"李明衍大驚失色,幾乎從馬背上跌下來,"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