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的雙手緊握成拳,青筋暴起,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他的聲音變得嘶啞而痛苦:
"因為李園比我們能想到的更加狠辣,更加無恥!"
他猛地轉身,麵向牆壁,似乎不願意讓兩人看到他眼中的痛苦:"我們以為李園最多不過是個投機者,會在楚王薨逝後趁亂奪權。但我們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竟然敢弑君!"
"什麼?!"熊克和李明衍同時驚呼出聲。
朱英緩緩轉過身來,臉色陰沉如水:"李園暗中豢養了一群死士,這些人個個心狠手辣,對李園死心塌地。同時,他還買通了宮中的太醫,甚至連他的妹妹——那個楚王最寵愛的李夫人,也參與了這個弑君的陰謀。"
李明衍倒吸了一口涼氣。他雖然知道李園手段陰險,但沒想到竟然陰險到了這種地步。
"他們是如何下手的?"熊克的聲音在顫抖,畢竟那是他的父王。
朱英痛苦地閉上眼睛:"李園利用李夫人的地位,在楚王的食物中下了慢性毒藥。這種毒藥不會立即致命,而是會讓人逐漸衰弱,就像是得了重病一樣。"
"與此同時,被李園收買的太醫對外宣稱,楚王隻是身體小有疾病,需要靜養。這樣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為什麼楚王不再上朝,不再接見大臣。"
朱英的拳頭狠狠地砸在石桌上:"而我當時就在宮中,卻被蒙在鼓裡!李園的演技太好了,他在我麵前依然表現得忠心耿耿,關切楚王的病情。我甚至還感動於他的"忠誠"!"
"那春申君是怎麼..."熊克不敢繼續問下去。
朱英的眼中湧出了淚水:"當春申君從封地趕來向楚王問安的時候,李園親自出迎,表現得極為恭敬。春申君信以為真,以為楚王真的隻是小病。"
"春申君進宮後,李園說楚王想要在內宮單獨見他,商討重要的國事。春申君毫無防備地跟著李園進了內宮,然後...然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朱英的聲音變得哽咽:"李園早就在內宮布下了埋伏,那些死士一擁而上,春申君雖然武藝不俗,但寡不敵眾,最終還是被亂刀砍死。"
"更可恨的是,"朱英咬牙切齒地說道,"李園不僅殺了春申君,還殺掉了所有可能通風報信的人——春申君的隨從、宮中的侍衛、甚至一些無辜的宮女太監,隻要是那天見過春申君的人,都被他斬草除根!"
李明衍聽得毛骨悚然。李園的心狠手辣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外界是如何得知的?"李明衍問道。
朱英苦笑道:"外界什麼都不知道!李園對外宣稱,楚王和春申君正在深宮中商討重要的國策,任何人都不得打擾。"
"因為楚王平時就有這樣的習慣,重要決策時會與春申君密談數日,所以朝中大臣並不覺得異常。而且李園還時不時地以楚王和春申君的名義發布一些詔令,處理朝政,讓人覺得一切正常。"
熊克瞪大了眼睛:"你是說,李園用死人的名義統治了楚國兩年?"
"正是如此!"朱英憤怒地說道,"李園利用這兩年的時間,暗中更換了朝堂的所有重要職位。凡是春申君的心腹,都被他以各種借口清除或調離;凡是可能對他構成威脅的人,都被他暗中除掉。"
"他是如何做到的?"李明衍難以置信地問道。
朱英詳細解釋道:"李園偽造楚王和春申君的手令,說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以加強朝政效率。這個理由很合理,所以沒有人懷疑。"
"更陰險的是,李園還利用他協助春申君收集的那些大臣檔案,掌握了每個人的弱點和把柄。他要麼威脅,要麼收買,要麼暗殺,用了兩年時間徹底控製了整個朝堂。"
李明衍不禁感歎李園手段的毒辣。利用春申君自己的情報網絡來對付春申君的勢力,這種諷刺簡直令人發指。
"等到朝堂大局已定,李園才公布了楚王和春申君的死訊,"朱英的語氣充滿了憤怒和不甘,"而且還編造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什麼故事?"熊克問道。
"李園對外宣稱,春申君因為過度擔憂楚王的病情,日夜守護在王榻邊,最終積勞成疾,憂慮而死。他還特意強調春申君臨終前還在為楚王的病情哭泣,是個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朱英冷笑道:"這個故事編得十分巧妙,既解釋了春申君的死因,又塑造了他忠臣的形象,同時還為李園自己博取了同情。畢竟,人們會認為李園失去了先王和恩主春申君,是個忠誠無比的人。"
"至於楚王的死,李園就更簡單了,"朱英繼續說道,"直接說是病重不治而亡。而且他還拿出了一份所謂的"遺詔",立李園妹妹的兒子為新王,並讓李園輔政,繼任令尹。"
"遺詔當然是假的,"朱英咬牙道,"但李園早就買通了見證遺詔的大臣,又控製了朝堂,誰敢質疑?"
聽完朱英的敘述,李明衍和熊克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他們原本以為李園隻是個善於投機的小人,沒想到竟然是如此心狠手辣、心機深沉的巨奸。
"這...這簡直是......"熊克說不出話來,他無法想象一個人竟然能夠如此喪心病狂。
李明衍也被李園的手段震撼了。弑君、殺臣、掌控朝政、編造曆史——這一係列操作環環相扣,堪稱完美。難怪李園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權力更迭。
過了很久,李明衍才開口問道:"但是,李園如何能夠掩蓋兩年的時間?楚王和春申君都是重要人物,他們長期不露麵,難道沒有人懷疑嗎?"
朱英歎了一口氣:"這就是李園最陰險的地方了。"
密室中的燈火依然搖曳著,將朱英蒼老的麵容映得忽明忽暗。他沉默了良久,似乎在整理著那些痛苦的回憶,然後緩緩開口:
"李園能夠成功掩蓋楚考烈王之死並控製朝政整整兩年,我現在回想起來,他至少使用了四個精密的招數。每一個招數都堪稱天衣無縫,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周密的計算。"
朱英的聲音變得沉重而痛苦:"我當時身在其中,卻被蒙在鼓裡,現在想來,真是愧對春申君的信任。"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