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人屠鎖荊楚(上)_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1章 人屠鎖荊楚(上)(2 / 2)

繼續閱讀,屈原詳細記錄了他的破解方法:

"平將山頂蓄水池的出水口稍作調整,使其向控製室內滲水。又將部分計算用的標尺和齒輪移位。如此一來,機關雖能運轉,但計算出的結果必然謬誤。"

"此法雖巧,然平人手不足,時間緊迫,隻能做到如此。若有充足時間和助手,本可完美破解,可惜..."

在這段記錄的下方,屈原寫下了更加沉重的話語:

"新王即位,朝中奸佞當道,日夜構陷於平。昔日懷王在時,雖有讒言,然王明察秋毫,不為所惑。如今新王年幼,易信小人之言,平之門人弟子,日漸凋零..."

"想當年與懷王共事時,雖有上官大夫、令尹子蘭之流從中作梗,但王終究識得忠奸。那時平每有進言,王必親自召見,細問詳情。縱有奸佞在側挑撥,王亦能明辨是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回想,那些構陷之詞何其相似:"屈平誌大才疏,好高騖遠"、"其言雖美,然不切實際"、"平性情偏激,不堪大任"...小人之言,千篇一律,無非是要除去正直之士,以便專權弄事..."

"想當年與懷王籌謀大計時,身邊智者雲集,人才濟濟。每有難題,群策群力,無不迎刃而解。如今隻能孑然數人,願我等縱然孤軍奮戰,亦能不負先王!"

這段話讓李明衍深受觸動。他想起了在韓國見到的張良,那個被中庶子構陷的少年國相。想起了贏嘉被趙王猜忌被郭開打壓的無奈。想起了所有那些在鬥爭中被小人陷害的正直之士。

阿漓輕聲說道:"屈大夫這次的處境明顯比前兩次艱難多了。"

確實如她所說,從石刻的內容和刻字的粗糙程度都能看出,屈原這次的破解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的。他身邊的助手減少了,朝廷的支持沒有了,甚至連時間都不夠充裕。

"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周文敬佩地說道,"即使條件如此艱難,他還是儘力破解了白起的機關。"

周文仔細觀察著室內的積水和散落的零件:"大夫的這種破解方法確實巧妙。他不是直接破壞機關,而是讓機關產生錯誤的判斷。這樣既保留了機關的外觀,又徹底瓦解了它的威力。"

莊賈也點頭讚歎:"而且這種方法更加隱蔽。外人看來,機關完好無損,甚至還能正常運轉,但實際上已經完全失效了。"

李明衍在石室中仔細觀察,發現屈原的破解確實極其精妙。通過改變水位和移動關鍵部件,他讓這套複雜的計算係統產生了係統性的錯誤。機關依然可以運轉,但計算出的放水時機、流量、方向都是錯誤的。

"這比直接破壞更加有效,"李明衍讚歎道,"因為使用者不會立即發現問題,等到真正使用時才會發現機關失效。"

當眾人離開這個被部分淹沒的石室時,李明衍回頭看了一眼那些漂浮在水麵上的機關零件。隨後他繞著山丘仔細觀察,發現屈原的破解雖然不夠精密,但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

屈原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持,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完成了一次近乎完美的破解。雖然他自稱"力有不逮",但實際上,這種在絕境中的創新,恰恰體現了真正智者的風範。機關被擾亂後,整個蓄水係統的威力大減,雖然不能完全瓦解白起的布局,但至少消除了最大的威脅。

"我們轉向東門看看,"李明衍提議道,"也許還能發現更多線索。"

在東門附近,他們又找到了一塊石刻,上麵記錄著屈原對下一個目標的推測:

"此山雖大,然非白起布局之核心。真正的樞紐應在更南之處,真正的秘密在台桑。平雖力有不逮,然誌不能移,必要尋到源頭,徹底破解秦將陰謀..."

讀完這段話,李明衍心中一動。他拿出臨摹的《天問》後續章節,仔細研讀著: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這幾句話提到了禹王的功績。結合前麵的線索,李明衍隱隱感到,這可能就是指向白起布局核心的關鍵。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暴君係統天天想噶我老公 撿來的錦鯉崽崽被軍區大佬們團寵 旅唐 敗家就變強,億倍暴擊爽翻天 那個不婚女怎麼找個好男人嫁了? 金陵有妖氣 規則怪談:不存在的都市傳說 山海疑雲 我在名柯當警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