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用現代的計算思維呢?
"子芳兄,"李明衍緩緩開口,"我有一個想法。"
"哦?"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窮舉所有可能,而在於找到其中的規律。"李明衍拿起算籌,開始在地上擺放,"你看,如果我們把每一種組合看作一個點,把它們之間的影響關係看作連線..."
他快速地擺出一個網狀結構:"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而在這個網絡中,一定存在某些關鍵節點,控製了整個係統的走向。"
子芳眼前一亮:"你是說,我們不需要計算所有的可能,隻需要找出這些關鍵節點?"
"正是!"李明衍開始在地上畫圖,"我們可以設計一套...嗯,姑且稱之為"算法"的東西。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許多簡單的步驟,然後讓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部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轉向自己的團隊:"周文,你帶幾個墨家弟子負責天乾部分的計算;莊賈,你負責地支;子徹,你負責八卦的排列組合..."
"等等,"子芳打斷道,"這樣分開計算,如何保證它們組合起來是正確的?"
李明衍神秘一笑:"這就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方法了。"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裡,李明衍向眾人講解了一套前所未聞的計算體係。他引入了"變量"、"函數"、"迭代"等概念,雖然用的是當時的語言,但思想卻來自兩千年後。
"我們把每個天乾地支和八卦都賦予一個數值,"他在竹簡上快速書寫,"甲為一,乙為二...乾為一,坤為八...這樣,每一種組合都可以用數字來表示。"
"然後,我們設定一些運算規則..."他開始寫下一些奇怪的符號和公式,"這些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判斷某個組合是否可行。"
在場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這種將複雜問題數字化、規則化的思維方式,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最關鍵的是,"李明衍畫出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我們要建立一個"驗證體係"。每一層的計算結果,都要經過下一層的驗證。這樣可以及時發現錯誤,避免謬誤累積。"
子芳看得如癡如醉:"這...這種方法...聞所未聞!"
"因為這需要大量的人手配合,"李明衍坦誠道,"而且需要絕對的紀律和精確。每個人隻負責自己的部分,不能出一點差錯。"
隨後的半個月裡,整個團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計算工作。李明衍設計了詳細的分工:
第一組負責基礎數據的整理,將所有的天乾地支和八卦組合編號;第二組負責初步篩選,用李明衍設計的"快速判定法"排除明顯不可能的組合;第三組負責深度計算,對篩選出的組合進行詳細推演;第四組負責驗證,檢查前麵各組的計算結果...
整個過程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零件。墨家弟子們雖然不完全理解李明衍的方法,但他們相信矩子,嚴格執行著自己的任務。
最讓人驚訝的是李明衍設計的"並行計算"。他讓多組人同時計算不同的部分,然後在特定的節點彙總結果。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將原本需要數年的計算壓縮到了半個月。
期間,李明衍還設計了各種巧妙的"算法優化"。比如,他發現某些組合具有對稱性,隻需要計算一半就能推導出另一半;又比如,他找出了一些"不變量",無論如何組合都保持恒定,可以作為檢驗的標準...
子芳全程旁觀,越看越是震撼。他意識到,李明衍使用的不僅僅是一種計算方法,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將複雜問題抽象化、模型化,然後用嚴密的邏輯去解決。
但他也敏銳地察覺到,這種方法的傳承將極其困難。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這種抽象的思維,更不是每個時代都有足夠的人手來執行如此精密的協作。
終於,在第十五天的深夜,彭越興奮地跑來報告:"先生,算出來了!第三組找到了一個完整的解!"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