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越族長之子,他自詡見多識廣。
但今日所見,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這哪裡是凡人能夠做到的?分明就是天人之能!
隻有阿漓依然在擊鼓,但節奏已經從沉重變得歡快。
她一邊擊鼓一邊大笑,笑聲清脆如銀鈴,在雨聲中格外動聽。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做到!"她在心中歡呼。
雨中,李明衍依然站在高台上。
雨水衝刷著他的長發,白衣已經完全濕透,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如鬆。
看著跪倒一片的百姓,看著痛哭流涕的子它和呂由,看著開懷大笑的阿漓,他的心中湧起複雜的情緒。
他當然知道這不是什麼神跡。
草木灰和細鹽的混合物,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大量的微粒。這些微粒進入雲層後,會成為水汽凝結的核心。
加上本就飽和的水汽、山頂大火製造的強烈上升氣流、以及鼓聲產生的聲波震動...
多重因素疊加,終於突破了降雨的臨界點。
這是科學,不是玄學。是他學到的知識與這個時代條件的巧妙結合。
但他也知道,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解釋這些毫無意義。
他們需要的不是科學原理,而是心靈的慰藉和生存的希望。
想到這裡,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如洪鐘般響起:
"莫言神鬼力,但循自然功!"
這十個字在雨聲中回蕩,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仙人在說什麼?不是神鬼之力,而是自然之功?
李明衍緩步走下高台,每一步都走得穩健有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雨水在他身邊似乎都變得溫柔,不再那麼急驟。
"諸位鄉親,"他來到百姓麵前,聲音溫和。
"雨已經下了,旱情會很快緩解。但你們要記住,這不是什麼神跡,而是天地自然的規律。"
"可是仙人,"鄉老顫巍巍地問,"若非你的法力,這雨怎會如此及時?"
李明衍微笑著搖頭:"我已降世入凡塵,早無仙人之能。今日所為,不過是順應天時、借助地利、依靠人和罷了。"
他指向還在燃燒的山頂大火:"火生風,風聚雲。"
又指向天空:"灰鹽入雲,助水凝結。"
再指向鼓陣:"鼓聲震蕩,催雲化雨。"
"這些都是自然之理,並非神通。"
百姓們聽得似懂非懂,但對李明衍的敬畏卻更深了。
在他們看來,能夠洞悉天地規律並加以運用,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神通。
"從今以後,"李明衍正色道,"不必再稱我為仙人。我姓李名明衍,願以凡人之身行走世間,與諸位一同麵對這世間的風風雨雨。"
"李公!李公!"百姓們改了稱呼,但敬意絲毫不減。
李明衍暗暗點頭。他知道,越是刻意保持低調,這件事就越會被傳得神乎其神。
要不了多久,"李公呼風喚雨"的傳說就會傳遍整個蜀地。
而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名聲,有時候比刀劍更有用。
特彆是在這個即將大亂的時代,一個好的名聲,可能會成為保命的護身符。
雨還在下,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那是久旱逢甘霖特有的味道。
子它和呂由來到李明衍身邊,兩人都還有些激動。
"主公,"子它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屬下真是...真是開了眼界。"
"是啊,"呂由連連點頭,"父親常說主公是經天緯地之才,今日呂由親眼得見,實乃屬下之福。"
李明衍拍拍兩人的肩膀:"這隻是開始。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尋找三星之地,在蜀地遇到的事情,或許有更多超乎想象的東西。"
"對了,"他看向渾身濕透但笑容滿麵的阿漓,"鼓打得不錯,我還不知道大盟主你還有這技藝。"
阿漓眨眨眼:"你這個大神使不知道的事情,還多著呢。"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