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巫蠱教死士!"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最近的殺手,銀鐲表麵的雲雷紋泛起紅光。然而磁石觸及敵人甲胄時卻爆出藍火,那些人皮膚下隱約可見的金線,正貪婪地吞噬著玉佩的光芒。張小帥的瞳孔驟縮,記憶閃回城郊窯爐中浸泡的屍體——他們胸口的灼傷痕跡,與這些死士的防禦方式如出一轍。
混戰在狹小的地牢中白熱化。張小帥的繡春刀舞成銀芒,卻在削中敵人脖頸時濺起火星——對方內甲竟鑲嵌著西域精鐵,縫隙間還塗著蠱蟲分泌物。他側身避開淬毒暗器,餘光瞥見為首者腰間懸掛的青銅令牌,雙魚吐珠的紋樣周圍,纏繞著與丹方咒文相同的蛇形圖騰。
"把東西交出來!"為首者的聲音像是砂紙摩擦,摘下的麵具下,左眼處赫然是個空洞的蠱蟲巢穴。他抬手時,袖中滑出的不是普通兵器,而是用人骨磨製的匕首,刃身刻滿的梵文咒印正在滴血。張小帥揮刀斬斷襲來的鎖鏈,卻見鎖鏈末端綁著的,竟是老王的半塊雙魚玉佩。
"你們殺了老王!"張小帥的怒吼震得燭火搖晃。玉佩在懷中發燙,與對方手中的殘玉產生共鳴,整個地牢的空氣開始扭曲。蘇半夏趁機甩出浸滿朱砂的符紙,銀鐲與玉佩的光芒交織成網,卻在觸及敵人時被化作詭異的紫霧。更可怕的是,紫霧中浮現出無數張痛苦的人臉,正是那些失蹤的流民。
千鈞一發之際,張小帥突然將雙魚玉佩按在地麵的雲雷紋凹槽。玉石爆發出耀眼金光,與紫霧激烈碰撞。然而為首者卻趁機擲出骨刃,直奔蘇半夏麵門。張小帥轉身飛撲的瞬間,聽見布料撕裂的聲響,染血的名單飄落在地。
當最後一名殺手咽喉噴血倒下時,地牢已陷入死寂。張小帥握著染血的繡春刀,緩緩轉身。蘇半夏倒在血泊中,銀鐲沾滿鮮血,卻仍死死攥著名單。她的嘴角溢出黑血,斷斷續續道:"...巫蠱教...與司禮監...合謀..."話音未落,瞳孔驟然渙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姑娘!"張小帥跪倒在地,顫抖著抱起她逐漸冰冷的身體。名單上的字跡被血暈開,卻依然能看清"王承恩欽天監"等字樣。他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雙魚玉佩在懷中瘋狂發燙,內側浮現出新的銀絲暗紋——那是一幅星圖,終點直指紫禁城的欽安殿。
地牢外突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火把的光芒照亮甬道。張小帥將名單小心塞進衣襟,拾起斷裂的銀鐲。當北鎮撫司的錦衣衛舉著燈籠出現時,他握緊染血的繡春刀,刀刃映出自己通紅的雙眼。為首的千戶冷笑著舉起金牌令箭:"張小帥,殺害朝廷命官,還不速速就擒!"
"命官?"張小帥的聲音冷得像冰,他扯開衣襟,露出貼身收藏的密信殘片,"看看這個——寧王與司禮監勾結的證據,還有巫蠱教煉製邪丹的罪證!"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落在千戶腰間的雲雷紋玉佩上,"或者說...你們也是同謀?"
千戶的臉色驟變,揮刀下令:"給我拿下!"錦衣衛們一擁而上,卻在接近張小帥時突然僵住。他懷中的雙魚玉佩爆發出刺目金光,與蘇半夏的銀鐲殘片產生共鳴,整個地牢的牆壁開始震動,鑲嵌在磚縫中的青銅丹爐緩緩升起。丹爐表麵的咒文亮起,映照出眾人驚恐的麵容。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地牢時,張小帥握著斷裂的玉佩,看著懷中的證據鏈。蘇半夏的銀鐲在他掌心泛著冷光,仿佛還帶著她的溫度。遠處,紫禁城方向騰起詭異的紫煙,七星連珠的天象即將形成。他將染血的名單收好,目光堅定地望向京城:"蘇姑娘,我定會讓這些人血債血償,揭開所有真相。"
寒風呼嘯而過,帶著硝煙的味道。張小帥握緊繡春刀,踏入血色黎明。這場始於保護證據的生死之戰,終將在紫禁城的龍椅前,揭開權力與邪術交織的黑暗真相。而蘇半夏用生命守護的名單,將成為刺破陰謀的最後利刃。
醫館秘辛:繃帶血痕下的陰謀閉環
三日後的城郊籠罩在薄霧中,"回春堂"醫館的藥香混著血腥味飄散在簷角。張小帥猛地掀開布簾,染血的繃帶還纏著右手,繡春刀的寒光卻被屋內藥櫃的檀木色柔化。床上的蘇半夏仍在昏迷,銀鐲安靜地躺在枕邊,映著窗欞透入的微光。
"吱呀——"木門被緩緩推開,老王拄著棗木拐杖跨進門檻。老人粗布衫的前襟滲著暗紅血漬,繃帶纏繞的胸口還在微微起伏,每一步都伴隨著壓抑的悶哼。"聽說你們差點把北鎮撫司掀了?"他沙啞的聲音帶著笑意,將裹著油紙的賬冊重重拍在桌上。
張小帥的瞳孔驟縮。油紙表麵的褶皺裡嵌著暗褐色血痂,正是那晚城隍廟激戰時的痕跡。當他小心翼翼展開賬冊,墨跡未乾的字跡在昏暗中泛著詭異的紅:"正德元年,官窯改製,流民失蹤案起",每一行記錄旁都畫著細小的雲雷紋,與縣太爺蟒袍上的刺繡如出一轍。
"當年你爹追查的"雙魚案"..."老王突然劇烈咳嗽,指縫間滲出的血滴落在賬冊上,暈開成扭曲的圖案,"和這長生局根本是同一個陰謀。"他顫抖著扯開衣襟,露出胸口猙獰的舊疤——那是道貫穿心口的劍傷,形狀竟與雙魚玉佩的紋路驚人相似。
記憶如潮水翻湧。張小帥想起父親被斬前那夜,書房暗格裡藏著的半塊玉佩;想起母親臨終前塞給他的錦囊,裡麵沾著血漬的字條寫著"雙魚歸位,真相現"。他握緊懷中的玉佩,玉石突然發燙,內側浮現出用銀絲鑲嵌的暗語:"欽天監,渾天儀,王..."
"王承恩!"蘇半夏虛弱的聲音從床榻傳來。不知何時蘇醒的她撐起身子,銀鐲發出細微嗡鳴:"司禮監掌印太監這月三次微服出巡,路線都經過寧王屬地。"她掙紮著摸向枕下,掏出從縣太爺書房找到的密信,火漆印上蝙蝠紋與雙魚圖騰交疊,正是司禮監與寧王勾結的鐵證。
醫館突然劇烈震動,藥櫃上的藥罐紛紛墜落。張小帥拽著老王滾向角落,三支淬毒箭矢擦著頭頂飛過,釘入梁柱後騰起藍煙。透過揚起的塵霧,二十餘名蒙麵人破窗而入,彎刀表麵流轉著暗紫色紋路,正是西域巫蠱教的標記。為首者腰間懸掛的青銅令牌,雙魚吐珠的方向與正統北鎮撫司令箭截然相反。
"把東西交出來!"蒙麵人首領的聲音像毒蛇吐信,摘下的麵具下,左眼處是個蠕動的蠱蟲巢穴。他抬手時,袖中滑出的人骨匕首刻滿梵文咒印,刃尖滴落的毒液在青磚上腐蝕出深坑。張小帥揮刀格擋,火星濺在對方胸口,赫然露出與王承恩蟒袍相同的雲雷紋刺繡。
混戰在藥香與血腥中爆發。老王抄起藥碾子砸向敵人,纏著繃帶的胸口崩開血口卻渾然不覺;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最近的殺手,銀鐲與雙魚玉佩共鳴出的金光被蠱蟲吞噬。張小帥的繡春刀舞成銀芒,卻在削中敵人時聽見金屬碰撞聲——那些人內甲鑲嵌的精鐵上,竟刻著欽天監的渾天儀圖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要的不是賬本!"張小帥突然頓悟,將賬冊塞進蘇半夏懷中,"是雙魚玉佩!"話音未落,蒙麵首領甩出鎖鏈纏住他手腕,陰測測笑道:"聰明!當年你爹就是帶著半塊玉佩壞了大事,今天該物歸原主了!"鎖鏈末端的鉤子精準勾住玉佩,拉扯間,張小帥胸口的舊傷再次崩裂。
千鈞一發之際,老王突然撲上前,用拐杖死死抵住鎖鏈。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青筋暴起:"快跑!去欽天監!渾天儀底座..."話未說完,人骨匕首刺穿他的後背,鮮血噴湧在牆上,竟勾勒出雙魚合璧的圖案。張小帥嘶吼著揮刀斬斷鎖鏈,玉佩墜地的瞬間,醫館的地磚突然裂開,露出下麵布滿符咒的地道。
地道深處傳來丹爐轟鳴,紫色霧氣中浮現出無數張痛苦的人臉。蘇半夏展開賬冊,在最後一頁發現用朱砂寫的批注:"七星連珠夜,欽天監渾天儀轉動時,地底丹爐現,帝王之血為引"。她的銀鐲瘋狂震動,吸附著空氣中的鐵屑,在地麵勾勒出完整的煉丹陣圖,陣眼處赫然是雙魚圖騰。
"原來他們要在祭天大典..."張小帥拾起玉佩,看著老王逐漸冰冷的屍體,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用陛下的血啟動丹爐!"他將染血的賬冊塞進衣襟,目光掃過地道深處緩緩升起的青銅丹爐,爐壁上的雲雷紋正滲出鮮血。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時,醫館已成廢墟。張小帥握著斷裂的玉佩,蘇半夏收好浸透鮮血的賬冊,兩人並肩踏入朝陽。遠處,紫禁城方向騰起詭異的紫煙,七星連珠的天象即將形成。他們知道,這場始於二十年前的"雙魚案",終將在欽天監的渾天儀下,揭開權力與長生交織的終極陰謀。而老王用生命守護的秘密,也將成為他們破局的最後鑰匙。
丹詔驚瀾:六百年秘辛下的權力輪回
暴雨如注,張小帥倚著醫館斑駁的木窗,燭火在狂風中搖曳不定。手中泛黃的卷宗散發著陳舊的黴味,父親剛勁的字跡在燭光下忽明忽暗。當"永樂年間,先帝曾命人煉製續命丹,所用秘法與現今如出一轍..."的字句映入眼簾時,他的呼吸驟然急促。
"看這個。"他的聲音帶著壓抑的震顫,指尖劃過紙麵某處批注,"而負責此事的,正是司禮監初代掌印太監。"窗外驚雷炸響,一道閃電劈開夜幕,映得窗欞上蜿蜒的雨水宛如血色溪流。蘇半夏握著銀鐲的手微微發抖,鐲麵雲雷紋在電光中詭異地流轉。
老王的咳嗽聲從床榻傳來,老人掙紮著坐起,纏著繃帶的胸口滲出新的血漬:"永樂年間...那可是兩百年前的事了..."他渾濁的眼睛盯著卷宗,布滿老繭的手指顫抖著撫過文字,"當年你爹追查"雙魚案"時,曾在欽天監舊址挖到過青銅丹爐殘片,上麵的紋路...和這卷宗裡畫的一模一樣。"
張小帥猛地展開從縣太爺密室奪來的賬本,在"官窯瓷器特供"的條目旁,赫然發現一行極小的蠅頭小字:"依祖製重開丹爐"。記憶如潮水翻湧,他想起城隍廟下的煉丹密室,那些浸泡著官員屍體的陶甕,還有王承恩胸口刺青的雙魚圖騰——所有線索突然串聯成一條跨越兩百年的暗線。
"原來長生局根本不是新陰謀。"蘇半夏的聲音帶著寒意,她翻開祖父留下的星圖,銀粉繪製的軌跡在雨水浸濕的桌麵上顯現出新的圖案,"看,這個雙魚圖騰的位置,對應著欽天監渾天儀的星象方位,而永樂年間的星圖記錄...指向的也是同一處。"
醫館的木門突然被撞開,寒風裹挾著暴雨灌入屋內。二十餘名錦衣衛舉著火把圍堵上來,為首者正是趙承嗣。他蟒紋飛魚服上的金線在雨中泛著冷光,手中高舉的金牌令箭刻著雙魚吐珠的紋樣:"張小帥,私通亂黨、圖謀不軌,陛下有令——即刻緝拿歸案!"
"趙承嗣,你不過是司禮監的走狗!"張小帥揮刀劈開襲來的鎖鏈,刀刃與令箭相撞迸出火花。他瞥見對方袖口露出的暗紋,與卷宗中記載的初代司禮監服飾紋樣完全一致,"永樂年間的煉丹邪術,王承恩想借七星連珠重開,而你負責掃清障礙!"
混戰在暴雨中展開。錦衣衛們的繡春刀淬著藍魄砂,每一次格擋都震得張小帥虎口發麻。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敵人,銀鐲與雙魚玉佩共鳴出的金光卻被對方甲胄上的符咒吸收。更可怕的是,趙承嗣的招式暗含西域巫蠱教的步法,與他們在城郊遇到的殺手如出一轍。
"知道為什麼這陰謀能延續兩百年嗎?"趙承嗣突然狂笑,扯開衣領露出胸口的朱砂刺青,竟是個首尾相銜的雙魚環,"司禮監掌印太監代代相傳的,不隻是權力,還有開啟丹爐的鑰匙!"他揮動手臂,錦衣衛們同時拋出繩索,網兜上纏繞的金線閃爍著詭異光芒。
千鈞一發之際,張小帥將雙魚玉佩按在醫館地麵的青磚縫隙中。玉石突然發燙,滲出的金光與雨水交融,在地麵勾勒出完整的煉丹陣圖。蘇半夏迅速掏出浸滿朱砂的符紙,銀鐲與玉佩的光芒交織成網,將撲來的錦衣衛儘數逼退。混亂中,張小帥瞥見趙承嗣懷中掉落的密信,火漆印上蓋著司禮監與寧王的雙重印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要在祭天大典用陛下的血開啟丹爐!"張小帥大喊著斬斷逼近的鎖鏈,目光掃過密信上的字跡,"而這個儀式,兩百年前的永樂皇帝...也經曆過!"記憶突然閃回父親留下的手記,其中一頁畫著殘缺的丹爐圖,旁邊用血寫著:"帝王為餌,江山作鼎"。
醫館的地麵突然裂開蛛網狀的縫隙,紫色霧氣中升起塵封兩百年的青銅丹爐。爐身纏繞的銀絲紋路與卷宗記載分毫不差,更駭人的是,爐壁凹槽裡嵌著的十二具骸骨,腳踝上都掛著司禮監的腰牌殘片。趙承嗣見狀,瘋狂地撲向丹爐:"雙魚歸位,丹成之日!"
張小帥握緊染血的繡春刀,將玉佩狠狠砸向丹爐。玉石碎裂的瞬間,丹爐表麵浮現出永樂年間的朱批手諭:"朕若長壽,江山永固"。隨著驚天動地的轟鳴,丹爐轟然炸裂,無數蠱蟲在光芒中化作飛灰,趙承嗣發出淒厲慘叫,身體開始透明化。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雨幕時,醫館已成廢墟。張小帥握著斷裂的玉佩殘片,看著懷中拚湊完整的證據鏈。蘇半夏從瓦礫中翻出半塊刻著雲雷紋的玉佩,與他手中的殘玉嚴絲合縫。遠處,紫禁城方向騰起詭異的紫煙,七星連珠的天象即將形成。
"走吧。"張小帥將卷宗塞進衣襟,目光望向京城方向,"兩百年的輪回,也該結束了。"蘇半夏握緊銀鐲,與他並肩踏入泥濘。暴雨衝刷著地麵的血跡,卻衝不散那些跨越六百年的秘密。而在紫禁城深處,王承恩正撫摸著鎏金丹爐,等待著七星連珠的最後時刻。這場始於永樂年間的長生迷局,終將在兩代人的不懈追查下,迎來最後的清算。
紫禁城驚變:燭影搖紅下的權力暗戰
三更梆子聲穿透紫禁城的重重宮牆,乾清宮內燭火搖曳,將王承恩佝僂的身影投在金磚地上,宛如一隻扭曲的蜘蛛。老太監的翡翠扳指摩挲著鎏金香爐,幽綠的光暈與龍案上跳動的燭火交織,映得他臉上的皺紋愈發陰森可怖。
"張小帥還活著?"龍椅深處傳來一聲冷笑,明黃色的十二章紋龍袍微微起伏,皇帝指尖叩擊著案幾,玉扳指與紫檀木相撞發出清脆聲響,"無妨,讓他查。等長生宴成,這天下..."
話音未落,"啪"的一聲脆響驚破死寂。八百裡加急戰報跌落在金磚上,封火漆印著寧王屬地的徽記。王承恩的瞳孔驟然收縮,搶步上前展開奏折,潦草的字跡在燭火下刺目:"官窯突發大火,所有窯爐、賬本焚毀殆儘..."
"廢物!"皇帝猛地起身,龍袍掃落案上的奏章。鎏金燭台轟然倒地,火苗竄上帷幔,將整個乾清宮染成血色。王承恩卻在火光中露出詭異的笑容,袖中滑出的青銅丹爐模型在烈焰中泛著冷光,爐身上的雙魚圖騰仿佛活了過來。
"陛下息怒。"老太監尖細的嗓音裹著陰寒,"燒了更好。二十年前張禦史追查雙魚案,不也因一場大火斷了線索?"他抬手拂過龍袍上的十二章紋,翡翠扳指擦過皇帝脖頸,"隻要七星連珠夜的祭典順利,區區一個張小帥..."
與此同時,城郊某處隱秘據點,張小帥將最後一塊燒焦的賬本殘片按在輿圖上。殘片邊緣的雲雷紋與地圖上標注的官窯位置完美重合,而在寧王屬地的標記旁,蘇半夏用朱砂重重畫了個叉:"今早傳來消息,官窯突然失火,所有煉丹證據都燒沒了。"
老王咳嗽著往火盆裡添柴,老人纏著繃帶的胸口還在滲血:"沒那麼簡單。"他顫抖著展開半卷泛黃的星圖,銀粉繪製的軌跡在火光中顯現出雙魚圖騰,"永樂年間的丹爐圖紙上,官窯不過是幌子。真正的關鍵...在欽天監。"
窗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二十餘名錦衣衛舉著火把將院落圍得水泄不通,趙承嗣的蟒紋飛魚服在火光中泛著幽藍。他手中的金牌令箭直指張小帥:"私通亂黨、燒毀官署,陛下有令——即刻緝拿歸案!"
混戰瞬間爆發。張小帥的繡春刀劈開襲來的鎖鏈,刀刃卻在觸及錦衣衛甲胄時濺起火花——那些人的兵器上都刻著與官窯殘片相同的雲雷紋。蘇半夏甩出磁石鎖纏住敵人,銀鐲與雙魚玉佩共鳴出的金光卻被詭異吸收,空氣中彌漫起熟悉的腐臭味。
"是食髓蠱!"老王突然大喊,抄起藥碾子砸向最近的殺手。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青筋暴起,繃帶崩開處滲出黑血:"他們要在混亂中搶回雙魚玉佩!"話音未落,趙承嗣的軟劍已刺穿他的肩膀,劍尖指向張小帥懷中的玉佩。
千鈞一發之際,張小帥將玉佩按在地麵的石縫中。整座院落突然震動,青磚裂開蛛網狀的縫隙,紫色霧氣中浮現出塵封的青銅丹爐。爐身纏繞的銀絲紋路與永樂年間的圖紙完全一致,而在丹爐中央,赫然擺放著半塊刻有雲雷紋的玉佩——與張小帥手中的殘玉嚴絲合縫。
"原來在這裡!"趙承嗣瘋狂大笑,撕下臉上人皮,露出胸口猙獰的雙魚刺青,"二十年前你爹就是帶著半塊玉佩壞了大事,今天..."他的話戛然而止,蘇半夏的磁石鎖如靈蛇般纏住他的咽喉。銀鐲爆發出強光,與雙魚玉佩的光芒交織成網,將蠱蟲從錦衣衛體內逼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最後一名殺手倒下時,丹爐突然發出轟鳴。張小帥將兩塊玉佩拚合,玉石爆發出的金光直衝雲霄。在光芒中,他看到了二十年前的畫麵:父親被押往午門時,懷中緊緊護著的半塊玉佩;母親臨終前塞給他的錦囊,裡麵沾著血漬的字條寫著"雙魚歸位,真相現"。
紫禁城方向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巨響。乾清宮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王承恩望著熊熊燃燒的宮殿,翡翠扳指在掌心碎成齏粉。老太監的尖笑聲混著火勢的劈啪聲,回蕩在空曠的宮室:"燒吧,燒得越乾淨越好...七星連珠夜,長生丹成之時,這天下..."
遠處,欽天監的渾天儀正在緩緩轉動,每根銅柱上都纏繞著金絲編織的雙魚圖騰。張小帥握緊染血的繡春刀,與蘇半夏並肩而立。他們知道,官窯的大火不過是陰謀者的障眼法,真正的較量,即將在七星連珠的夜幕下,於欽天監的深處展開。而這場跨越兩代人的追查,也終將揭開紫禁城最黑暗的秘密。
局中局:紫禁燭影下的生死博弈
乾清宮的燭火在穿堂風中詭異地明滅,王承恩佝僂的身影籠罩在龍椅投下的陰影裡。翡翠扳指摩挲著鎏金香爐,發出細碎的聲響,老太監嘴角勾起的冷笑,比簷角凝結的冰棱更冷三分。袖中半塊雙魚玉佩傳來的溫熱,仿佛在呼應他血脈中蟄伏多年的野心。
"讓他查。"皇帝的聲音從十二章紋龍袍深處傳來,帶著久病之人特有的沙啞,"等長生宴成,這天下..."話音未落,八百裡加急戰報重重砸在金磚地上,封火漆印著寧王屬地的徽記。王承恩搶步上前展開奏章,"官窯突發大火"的字跡映入眼簾,卻未讓他眼底的陰鷙有絲毫波動。
老太監枯瘦如柴的手指輕輕撫過龍袍上的日月星辰紋樣,翡翠扳指擦過皇帝脖頸時,激起一陣細微的顫栗:"陛下何須動怒?二十年前張禦史追查雙魚案,不也因一場大火斷了線索?"他袖中的半塊玉佩愈發灼熱,與暗處欽天監傳來的震動產生共鳴,"隻要七星連珠夜的祭典順利,區區一個張小帥..."
與此同時,城郊破廟裡,張小帥將燒焦的賬本殘片拚在輿圖上。火星從炭盆中濺出,照亮他緊鎖的眉頭——那些殘片邊緣的雲雷紋,與蘇半夏從縣太爺書房偷出的密信暗紋完全吻合。老王裹著滲血的繃帶,將半卷泛黃的星圖緩緩展開:"永樂年間的丹爐圖紙...真正的關鍵在欽天監的渾天儀。"
破廟外突然傳來鐵鏈拖拽聲。二十餘名錦衣衛舉著火把包圍院落,趙承嗣蟒紋飛魚服上的金線在火光中泛著幽藍。他手中的金牌令箭直指張小帥:"私通亂黨、燒毀官署,陛下有令——即刻緝拿歸案!"話音未落,繡春刀與繡春刀相撞的錚鳴劃破夜空。
混戰中,張小帥瞥見趙承嗣出招時袖口滑落的刺青——那是西域巫蠱教的噬心紋,與丹方殘頁上的咒印如出一轍。蘇半夏的磁石鎖纏住最近的殺手,銀鐲與雙魚玉佩共鳴出的金光卻被詭異吸收,空氣中彌漫起熟悉的腐臭味。"是食髓蠱!"老王抄起藥碾子砸向敵人,繃帶崩開處滲出黑血,"他們要搶玉佩!"
千鈞一發之際,張小帥將玉佩按在地麵石縫中。整座破廟劇烈震動,青磚裂開蛛網狀的縫隙,紫色霧氣中浮現出塵封的青銅丹爐。爐身銀絲紋路與永樂年間的圖紙完全一致,而丹爐中央,赫然擺放著與他手中嚴絲合縫的半塊玉佩。
"原來在這裡!"趙承嗣瘋狂大笑,撕下麵皮露出胸口猙獰的雙魚刺青,"二十年前你爹就是帶著半塊玉佩壞了大事!"他的話戛然而止,蘇半夏的磁石鎖纏住他的咽喉。銀鐲爆發出強光,與雙魚玉佩的光芒交織成網,將蠱蟲從錦衣衛體內逼出。
當最後一名殺手倒下時,丹爐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張小帥將兩塊玉佩拚合,玉石爆發出的金光直衝雲霄。恍惚間,他看到了二十年前的畫麵:父親被押往午門時,懷中緊緊護著的半塊玉佩;母親臨終前塞給他的錦囊,沾著血漬的字條寫著"雙魚歸位,真相現"。
然而,在紫禁城深處,王承恩正透過乾清宮的窗欞,望著天邊若隱若現的星軌。老太監將半塊玉佩貼在心口,上麵的雲雷紋與他胸口的刺青完美重合。"真是精彩的表演。"他對著虛空低語,聲音裡滿是譏諷,"張小帥以為自己在破局,殊不知從他父親追查雙魚案的那天起,張氏一脈就早已是棋盤上的棄子。"
欽天監的渾天儀在夜色中緩緩轉動,每根銅柱上纏繞的金絲雙魚圖騰都在吸收著天地靈氣。王承恩袖中滑出的青銅丹爐模型泛起幽光,爐身刻著的西域咒文與丹方殘頁上的文字完全一致。他枯瘦的手指輕輕叩擊著丹爐,翡翠扳指與青銅碰撞的聲響,如同死神的叩門聲。
"七星連珠之夜,長生丹成之時..."老太監的尖笑聲回蕩在空蕩的宮殿裡,"張小帥,你找到的每一塊拚圖,都在讓我的棋局更加完美。當你自以為接近真相時,便是踏入死地之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