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的時候,小雨開始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
行營邊緣的小木屋,一盞煤油燈被點亮,未燃儘的火柴被投入壁爐中,不一會溫暖爐火燃燒起來。
細雨滴答滴答的落在窗沿,一隻小巧的水壺冒著蒸汽,在火堆上嗚嗚作響。
一隻烏鴉撲扇著翅膀跳上窗台,歪著頭看向屋子裡麵,藍黑色的瞳孔內倒映出的是兩個人的影子。
“請用,小心,剛煮好的,有些燙。”黑衣神父把裝著熱茶的陶杯遞給滿頭銀發的法國人。
法貝熱深吸一口氣,似乎很享受熱茶的香氣。
“謝謝,沒有什麼比在雨中享用一杯熱茶更能讓人心情平靜的事情了。”
說完這句話老人小口的抿著杯中的茶水,整個人似乎進入了某種回憶的狀態。
秦浩也沒有說話,隻是仔細的觀察眼前的人。
彼得·卡爾·法貝熱
這個人在當下也許並不算是什麼大人物,金匠和商人世家出生的他並沒有貴族身份,算是沙皇身邊人中地位比較低的。
但是他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要比此地絕大部分人都要大。
他年輕的時候曾經遊曆整個歐洲,英、法、德、意等主要國家都留下過足跡,學成之後吸收融合了文藝複興與洛可可風格創立了自己獨有的珠寶製作技藝。
在1866年1917年間,他的工匠行共製作了10萬件珠寶訂單,而他本人參與了將近1000件精品的設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50顆形態各異的複活節彩蛋。
這些彩蛋是為沙俄皇室定製,專門用來慶祝每年的複活節,製作工藝全程保密,隻有在獻禮的一刻才最終揭曉。
50顆彩蛋每顆都藏有獨立的小機關和“驚喜”
比如說1895年的“玫瑰彩蛋”,內部用精巧的機關嵌入了一支栩栩如生的琺琅玫瑰,在打開之後還可以綻放出黃金花蕊。
1902年的“帝國加冕彩蛋”,按下頂部的紅寶石,就會呈現出微雕版的克裡姆林,如果在燭火下投影則會投射出“雙頭鷹”的標誌。
剛剛過去的1914年複活節,法貝熱獻上的月光彩蛋,其藍色的琺琅會傳說會隨著月相的變化而變色(懷疑和溫度、濕度有關)
曾經有人這麼評價法貝熱的彩蛋:“這些彩蛋是俄羅斯的‘一千零一夜’——每打開一次,就多一層秘密。”
隨著沙皇俄國的崩塌,法貝熱彩蛋大多都遺失海外,其中皇太後瑪利亞攜帶7枚流亡後轉賣給法國,德國掠奪走了數枚,還有一部分則是被蘇聯政府出售給了美國(鋼鐵慈父的“藝術換拖拉機”計劃)
後世彩蛋存世43枚,7枚下落不明。
俄羅斯視其為頂級國寶,單枚流入市場的交易價格不會低於3000萬美金,而且還是不溢價競拍的情況下…
等等。
頂級國寶、皇室收藏、每年複活節都會有不同款式?
這不是和日記本上【沙皇的寶藏】描述一致麼?
這是讓我去當彩蛋小偷?
想到這裡,秦浩看向法貝熱的眼神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稍後他主動打破了沉默。
“法貝熱先生,我想您不是專程來我這裡飲茶的對吧?”
“呼~”一頭白發的老人輕輕歎了口氣,抬頭盯著黑衣神父脖子上的十字架似乎下了某種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