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闖的意識,像一顆被丟進無垠深海的石子,不斷下沉,穿透了億萬年的時光塵埃。
這不是他的海,是記憶的海。
他“看”到了。
不,他成了他們。
他成了一個在水晶花叢中,為戀人編織思念花環的青年,指尖的每一次觸碰,都引來整個城市善意的,溫暖的共鳴。他也成了一個剛剛誕生的嬰兒,睜開眼看到的不是父母,而是億萬雙眼睛裡滿溢的,毫無保留的愛。
城市裡沒有道路,思念就是橋梁,愛意就是星光,一個念頭,一絲情緒,便如漣漪般在整個族群的心湖中蕩漾開來。
喜悅是共同的,悲傷也是共同的。
他們將腳下的星球視為一個統一的,活著的生命。一個巨大無比,溫暖到極致的“家”。
科技在情感的催動下,綻放出不可思議的花朵。他們用思念構築跨越星係的橋梁,用愛意點燃垂死的恒星。這是一個以“情感鏈接”為根基的,純粹到脆弱的文明。
直到那一天。
一道金色的光,像一把冰冷的手術刀,精準地劃開了他們的天空。
那光芒,方闖再熟悉不過。
審判。
絕對的,不容置喙的,來自宇宙最高維度的更正程序。
一道冰冷的意誌,不帶任何情緒地宣判:這種純粹的情感鏈接,是一種無法管控、極度危險的“混亂”。他們的文明,這個巨大的“家”,是一個必須被格式化的錯誤。
抹除開始了。
水晶的城市在光中分解,化作最原始的數據流。星橋寸寸斷裂。被愛意點燃的恒星,一顆顆熄滅。曆史被擦除,存在被注銷。
但他們的情感,他們那種根植於靈魂最深處的鏈接,太過強大,太過頑固。審判可以抹去物質,卻無法立刻抹去“思念”本身。
在文明毀滅的最後時刻,所有族人,手牽著手。
他們放棄了肉體,放棄了一切。
將自己所有的記憶,所有的情感,所有的不甘與愛戀,全部凝聚在一起,化作了一個龐大的,拒絕消散的“執念共同體”。
他們要用“家”這個最終極的概念,去對抗那道抹除一切的光。
然後,他們失敗了。
他們的“家”,隻有情感的奔放,隻有混亂的自由,卻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夠讓“家”穩定存在的“秩序”與“規則”。
一個沒有承重牆的房子,再漂亮,也隻是一堆漂亮的瓦礫。
這個不完整的“家”,在審判之光下被輕易擊潰。世界化為塵埃,隻剩下這個破碎的,由無儘執念構成的集體靈魂,被永遠地困在了這顆星球的屍骸上。
億萬年來,它在這裡重複著一個動作。
擁抱。
重複著一種渴望。
回家。
……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