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堂之中,丘處機率先發難:“此事萬萬不可,先天功乃師父留下的鎮教秘籍,豈能輕易示於外人?”
王處一卻持不同意見:“但他畢竟救過我的性命,且先天功連師父亦未完全練成,給秦公子一觀又有何妨?莫要忘了,師父當年也曾將先天功傳授給了南帝段皇爺。”
其餘幾人或反對或讚同,爭論之聲此起彼伏,唯有掌教馬鈺沉默不語,似在權衡利弊。
馬鈺沉吟片刻,建言道:“先天功雖為我教至寶,不可輕易示人,但秦公子對王師弟有救命之恩,我等亦不能貿然回絕。”
“不如這樣,我等便給秦公子一個機會,隻要他能夠破了我七人聯手布下的天罡北鬥陣,我等便將先天功借他一觀,諸位師弟意下如何?”
其餘六人聞此,皆覺馬鈺之言甚是有理,於是紛紛頷首讚同:“此計甚妙!”
七人商議既定,複返大廳,將商議結果告知秦聖。
秦聖聞言,眼中戰意盎然:“在下早聞全真教天罡北鬥陣之威名,據傳若由全真七子合力施展,即便是五絕亦難逃其困,端是非凡!”
“今日,我便要領教一番,這天罡北鬥陣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秦聖言辭豪邁,然心中卻無絲毫輕敵之意。
據他所知,這天罡北鬥陣,乃全真教中最上乘之玄門功夫。
迎敵之時,隻出一掌,另一掌則搭於身旁之人肩頭。
敵人來攻,正麵受敵者無需出力招架,自有身旁道友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之功,威力無窮。
一旦陷入此陣,除非能將七人中之一人打倒,否則絕難脫身。
陣中七人,以靜製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如此便能將敵人牢牢困於陣中。
更為驚人的是,此陣法之精髓非但局限於七人布陣,更可擴展至九十八人。
每七人自成一組,共十四組,交織成十四個天罡北鬥陣!
此十四陣又可進一步融合,化作一大一小兩個北鬥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支援,其威力之盛,簡直難以估量。
相較於張三豐所創的真武七截陣,此陣法在規模和威力上皆有過之而無不及。
論及單體陣法之威,兩者或可相提並論,然側重點則大相徑庭。
真武七截陣猶如人海戰術,七人之力彙聚,猶如六十四人之用,從而能越級挑戰強敵!
而天罡北鬥陣,則是七人真氣相融,渾然一體,從根源上產生質的飛躍,同樣具備越級而戰之力!
真武七截陣之優點,在於即便少了一人,仍可維持陣法,隻是威力稍減。
而天罡北鬥陣,一旦缺失一人,則陣法立破,這方麵倒略遜真武七截陣一籌。
此刻,全真七子依照北鬥星座之方位,各就其位。
馬鈺位居天樞!
譚處端位居天璿!
劉處玄位居天璣!
丘處機位居天權,四人共組鬥魁。
王處一位於玉衡!
郝大通位於開陽!
孫不二位於瑤光,三人共組鬥柄。
北鬥七星中,天權星光度最暗,卻位於魁柄相接之處,位置極為關鍵。
因此,此位由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擔當。
鬥柄之中,玉衡為主,故由武功次高的王處一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