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鐵掌幫俘虜了十九萬宋兵,秦聖並未將他們閒置,而是直接將他們打散,編入鐵掌軍之中。
直至此刻,宋軍統帥劉整才恍然大悟,原來鐵掌幫竟擁有百萬大軍。
此役,自己敗得不冤,非戰之過。
畢竟據他所知,朝廷的總兵力也不過一百多萬。
除去四十萬邊防軍、二十萬地方守衛、三十萬臨安皇城守衛,朝廷如今能動用的大軍僅剩三十萬,絕非鐵掌幫的對手!
倘若此刻,秦聖率領百萬大軍突襲大宋都城臨安,皇室覆滅隻在旦夕之間。
因為臨安城的高牆堅壁,絕無法阻擋之前的那種巨掌之威。
念及此處,劉整心中萌生的逃跑念頭,瞬間煙消雲散。
他本對皇帝的昏聵,朝廷的腐敗,以及文官的排擠打壓,早已心存不滿。
故而,他果斷向秦聖投誠,並將大宋各地駐軍的詳情和盤托出。
這些信息,雖秦聖已通過陸乘風的太湖群盜,與遍布各地的丐幫幫眾探知得七七八八。
但有了這份詳儘精準的情報,秦聖無疑能省去諸多周折。
……
數日之後。
大宋二十萬大軍進攻鐵掌幫,但最終潰敗,乃至全軍覆沒的消息,不脛而走。
一時間,舉國震驚。
眾多有誌之士,此刻心中皆萌生了彆樣的念頭。
或許,鐵掌幫真能擊敗大宋朝廷,帶領漢人百姓走向複興。
於是,無數人開始絡繹不絕地前往荊南地區,欲親眼見證鐵掌幫與秦聖,是否值得他們誓死追隨。
至於尋常百姓,他們心中對於誰主沉浮,並不太在意,隻要能夠安穩度日便已足矣。
當然,在內心深處,他們對秦聖與鐵掌幫的認同還是略勝一籌。
因此,當朝廷得知二十萬大軍儘數覆沒,準備著手向全國招募士兵時,響應者卻寥寥無幾。
一個月內,所募士兵不過數萬,根本難堪大用。
於是,大宋朝廷又經過半個月的權衡利弊,終於決定從各地守衛中抽調十萬人,再從皇城守衛中抽調二十萬人。
加之原本尚可調動的三十萬大軍,共計六十萬大軍,誓師再次討伐荊南鐵掌幫!
在朝廷樞密院的軍事推演中,鐵掌軍能擊敗二十萬宋軍,其總兵力應該在五十萬左右。
故而,朝廷此番派出六十萬大軍,依舊是優勢在我,自信足以蕩平敵寇!
另一邊。
當秦聖得知朝廷又遣六十萬大軍前來,意圖平定荊南之時,他便暫且擱置了既定計劃。
在這兩個月裡,秦聖並未虛度。
他根據劉整所提供的各地駐軍詳情,派遣了兩倍於敵的細作,悄然潛入各地城池之中。
數日之前,一切部署皆已就緒。
隻待秦聖一聲令下,細作們便可驟然發難,憑借兩倍於守軍的人數優勢,將各地守衛與官員一網打儘。
同時,在得知朝廷再組六十萬大軍討伐的消息後,秦聖靈機一動,決定暫緩行動,靜待宋軍主動來犯。
……
半個月之後。
六十萬宋軍,終於抵達荊南邊境城池。
獲悉宋軍打算休整幾天,再行進攻。
秦聖當即飛鴿傳書,指令潛伏於各地的細作發動突襲。
由於潛伏的細作行動神速,且人數占優,加之這些地方的官員與守衛毫無防備。
一番激烈廝殺之後,大部分的官員與守衛,便被輕易控製俘虜!
至於那些負隅頑抗之徒,或是本身劣跡昭彰的貪官汙吏,則被細作果斷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