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諸稽郢回到越國,將在吳國所遇到的事情,毫無保留地將彙報了上去。
勾踐與範蠡聞言,皆大驚失色。
“陰謀!”
聽完諸稽郢的彙報,兩人腦海中同時浮現出這個詞。
可是,就算他們知道了又怎樣?
關鍵是吳王夫差認為此事是範蠡私下所為。
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一是將範蠡交給夫差,任其發落,並向吳國賠禮道歉。
二是提前開啟伐吳之戰。
但這樣一來,勾踐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該如何抉擇呢?
勾踐沉思良久,在範蠡緊張的注視下,堅決道:“既然如此,那便……戰!”
範蠡雖有些失望,但更多的還是感動。
失望,是因為他覺得勾踐感情用事,並非一個合格的君王。
感動,是見他如此維護自己,不惜與吳國開戰。
原本,範蠡打算滅掉吳國後辭官歸隱,以免狡兔死,走狗烹。
但現在,他決定誓死追隨勾踐。
即便勾踐下一刻要殺他,他也無怨無悔。
這便叫……士為知己者死!
勾踐有著自己的打算,他何嘗不知,交出範蠡才是最佳選擇。
但沒了範蠡,還得向夫差大獻殷勤,恐怕會耗儘不少底蘊。
如此,自己和越國雖能贏得喘息、潛伏之機,可他的時間已所剩無幾。
臥薪嘗膽十年已夠,勾踐不願再來十年。
時間一長,就連他也無法預料,這期間會發生何種意外。
因此,他權衡之下,不如拚死一搏。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幸好,夫差給了他們七天時間,讓勾踐與範蠡得以做好準備。
而另一邊,夫差眼見七日已過,勾踐卻無絲毫負荊請罪之舉,反而頻頻調兵遣將,彙聚邊關。
見此情形,夫差哪還不知勾踐的選擇,此刻他已怒不可遏。
當日朝會,他當即下令:“起兵,攻越!”
頓時,吳越之間將再度掀起戰爭的消息,迅速傳遍兩國,進而擴散至天下。
諸國皆拭目以待,欲待兩國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趁機一舉滅掉吳越兩國。
……
會稽城外,某個小村。
秦聖得知此消息,不禁大笑:“看來要不了多久,這越女劍大陸便要落入我大秦手中了!”
“秦大哥,你笑什麼?”
一旁的阿青看著欣喜的秦聖,疑惑地問道。
秦聖擺了擺手:“沒什麼,你以後自會知曉!”
“對了,白公公還是不願見我嗎?”
阿青聞言,有些不好意思道:“秦大哥對不住,阿青已跟白公公說過多次,但他就是不願見你。”
秦聖與幾位女子在這小農村裡,已經住了一個多月,他平日裡常指點阿青,助她領悟劍道,二人關係愈發親近。
就連被秦聖強帶來的西施與鄭旦,似乎也已認命,不再排斥秦聖,偶爾還會對他報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