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宇文化及正坐在總管府的大堂裡喝著熱茶,陪侍他的是揚州總管尉遲勝。
兩人不僅是舊識,關係更是非比尋常。
在楊堅創立大隋朝之前,他本是北周的大臣。
待周宣帝宇文贇病逝後,楊堅勾結內史上大夫鄭譯,與禦正大夫劉昉,以宇文闡年幼為借口,矯詔入朝執掌大權。
一年後,楊堅迫使靜帝退位,自立為帝。
北周宇文氏的天下,至此被楊氏竊之。
然而,宇文氏的勢力根深蒂固,楊堅雖登基為帝,卻未能徹底鏟除宇文閥。
到了楊堅其子楊廣繼位後,宇文氏便再度崛起。
正因如此,宇文氏表麵忠順楊氏,實則內心極為不忿。
因為在宇文氏看來,這個天下本該屬於他們的,可最後被楊堅小人所竊,他們又豈能心服?
當初楊堅篡位後,有三位支持北周的大臣起兵反叛。
其中一人名尉遲周,乃尉遲勝之堂叔,可見二人關係匪淺。
因此,宇文化及與尉遲勝交談時,也不藏著掖著。
尉遲勝疑惑詢問:“化及兄為何如此執著,要助昏君尋找那本傳說滿是甲骨文、無人能解、更無人練成的長生訣?”
宇文化及歎道:“此書實乃至關重要,不瞞尉遲兄,正因長生訣滿是甲骨文,無人能懂,我才愈發渴望得到它,獻給昏君!”
說到此處,宇文化及冷笑一聲:“宮中協助昏君破譯寶書之人,乃我安排所進,待得到寶書後,便讓他立即假裝破譯成功!”
“接著,我會用一篇胡亂編造、似是而非的修煉之法,交給昏君修煉,保證不出三個月,便能讓他走火入魔!”
“豈料,本應輕而易舉之事,卻波折不斷,如今原書已失,我不知其內容,即便想偽造一本也無法做到。”
尉遲勝冷哼道:“就算沒有寶書,楊氏皇朝恐怕也難保。”
“天佑大周,昏君即位後,對內橫征暴斂,大興土木,對外窮兵黷武,東征高麗,三戰三敗。”
“如今叛軍四起,我們隻要抓住機會,定能恢複大周的輝煌。”
宇文化及雙目寒芒一閃,沉聲道:“楊廣氣數已儘,不足為懼,隻是其他三姓門閥,尤其是李閥,實在不可忽視。”
“李閥之主李淵,是獨孤太後的姨甥,因此深得楊廣信任,遠超我宇文家,一日不鏟除三姓門閥,大周複辟必將受阻。”
他頓了頓,接著道:“至於外患,突厥乃最大威脅。”
“現今叛民紛紛北聯突厥,依附其勢力,使突厥愈發強大,而突厥的四大高手,武功更是高深莫測,令人擔憂。”
尉遲勝安慰道:“化及兄,你不必過於擔心李家,李淵雖是楊廣的姨表兄弟,但因他廣施恩德,結交豪傑,所以深受楊廣猜忌。”
“李淵現在自保都難,隻要我們巧設計謀,加深楊廣對李淵的猜疑,或許能借刀殺人,坐收漁利。”
兩人正商議如何暗算楊廣,重奪宇文氏帝位時,忽聞大堂外傳來匆匆腳步聲。
不久,一個興奮的聲音響起:“屬下有要事稟報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