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采林打量秦聖的同時,秦聖也在打量著他。
果然如傳聞所言,傅采林的長相異乎常人,五官無一不是缺點。
他的額頭特彆高,下頷修長且有些外兜,鼻梁彎曲起折,卻不合比例的高聳巨大,使得他的雙眼與嘴巴,相比之下更顯細小。
幸好,他有一頭烏黑長發,調和了寬肩和窄麵的不協調,否則會更顯彆扭怪異。
“你就是秦聖麼……我聽婥兒的信裡提及過你,看來婥兒的眼光不錯!”
看到秦聖的第一眼,傅采林便毫不吝嗇的讚歎。
秦聖淡淡道:“看在你這句話的份上,等下我會手下留情!”
傅采林並不生氣,微笑道:“咱們不必如此劍拔弩張,我這一生,被國家的羈絆所累,以至於一直無法突破瓶頸,破碎飛升。”
“剛剛,畢玄那種舍身求道的精神,終於點醒了我,或許是時候該放下,重新做回一個純粹的武者。”
“隻有這樣,我才能在武道之路上繼續前行,不至於一生蹉跎,遺憾終身。”
聞言,秦聖倒是略微高看了傅采林一眼:“不錯,看來你的思想境界,要比畢玄更高一些。”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必再廢話了,戰吧!讓我看看,你的奕劍之術,到底有多厲害!”
話罷,秦聖心念一動,倚天劍便出現在手中,劍指傅采林。
傅采林見狀,先吩咐傅君瑜和傅君薔退後,然後拔出手中的奕劍。
唰!唰!
二人同時動身,朝對方衝去。
這一戰,無關國家民族,亦不為和氏璧,隻為證道。
印證彼此的武道!
當二人再次出現時,已經在高空之上。
傅采林腳踏虛空,用劍氣牽引秦聖的倚天劍,使秦聖揮劍的角度失去準頭,被奕劍牽引揮偏。
同時,奕劍瞬間在倚天劍的劍鋒上滑行,一路削向秦聖握劍的手。
傅采林的戰鬥風格,與畢玄簡直是兩個極端。
靜!
寂靜!
但是,寂靜中又蘊含驚雷!
這一劍,不但徹底封住了秦聖的出劍,甚至還能進行反製,讓秦聖不得不全力應對。
如此劍法,的確令人心驚。
傅采林劍法之高深,實在遠超秦聖預料。
僅僅一個照麵,對方不僅化解了自己的攻擊,還順勢反擊,搶占上風,攻守之勢瞬間逆轉。
麵對這樣的劍道高手,秦聖心中也燃起了熊熊鬥誌。
這一刻,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貫注於劍鋒之上。
出劍的那一刹,秦聖仿若置身空靈之境,周遭一切儘皆消失。
當然,一切並未真的消失。
隻是他的心神,已完全凝聚於倚天劍上。
全神貫注,心劍合一,不以目視,隻以神會。
故而,一切皆似虛無。
在如此狀態下,秦聖可清晰捕捉到傅采林的每一個細微動作。
奕劍術以力引力,宛如一位國手下棋,布局深遠,步步為營,仿佛有未卜先知之能。
如此神機妙算的弈劍法,任何人遇上都不免束手束腳,倍感窩囊。
秦聖心意一動,真氣貫注於倚天劍,劍身驀然一震,瞬間擺脫了奕劍的牽引,並蕩開削來的弈劍劍鋒,直刺傅采林的心臟。
這一劍完美無瑕,沒有絲毫花哨動作,卻將劍法中的“刺”字訣,演繹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