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寒一直惦記著父親與燕狂徒的約戰,當初和東方白成婚沒多久,就動身趕往昆侖山,尋覓有關《禦儘萬法根源智經》的下落。
他那會兒也見著了風行烈一麵,隻是風行烈隻覺無顏麵對昔日師弟,隻勉強應付了幾招,就躲入密道,避而不見了。
在厲寒心中,風師兄與自己的親大哥沒有分彆,也不曾動真格,乃至傷了師兄。
再後來,就是連接起屬於“陽朔”的那道意識,風行烈那邊究竟是什麼情況,他就都知道了。
他這位大師兄,如今竟已是明教的星河長老了。
日月星三位長老,一向極受明教教內看重,且風行烈這人頗為看重道義,既在明教娶了妻,又遇到欣賞他才能本事的陽朔,隻要明教無損大義,那風行烈定是不會離開的。
而自從共享了“陽朔”的記憶,他就知道了《禦儘萬法根源智經》的奧秘所在,自然不必繼續滯留昆侖山。
但很不湊巧的是,陽朔自從感應到了其他分身的存在,就對“利用”其他分身的事情大為感興趣。
——世上有什麼外援能比另一個自己還要更可靠的呢?
陽朔心裡明白,就算厲寒再怎麼想要打死他,也不會當真打死他,更不可能在危急關頭捅他一刀了。
而他作為沒有底線的魔教少主,就最愛對那些具有一定底線的同類出手了。
厲寒如此,師妃暄亦是如此。
若一個人當真對所謂的“大義”深信不疑,並且將那當做是自己的道心,那某種意義上,慈航靜齋的尼姑們確實也是具有底線的人了。
至少她們不曾相助過蒙元異族之流,反倒是幫助中原正統那方。
厲寒幫他,是因為不願意欠另一個“自己”,但陽朔卻有著更深一層的心思。
那就是通過分身之間的聯係,促使邪異門與大明尊教結盟。
中土明教缺乏天人合一、凝聚武道靈竅的強者,那是極大的弊端。
也是因為這番緣故,陽朔多是依仗自己的舅父,西方魔教教主玉羅刹。
但本質上,陽朔從沒有想過要成為誰的“附庸”。
他絕不願意讓明教成為西方魔教的“子公司”。
邪異門,就是一個很好的“外援勢力”,距離雖遠,卻有足夠的威懾力。
陽朔從前沒有什麼“知心朋友”,但是現在可以有。
他的身外化身們,每一個都是他值得信賴的好朋友呢。
化身們:你不要過來啊。
………………
日靈,月魂,星河,日月星三位長老,恰好對應著光明頂上的三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