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的招標網站就那麼幾家,甚至還有中介機構在其中賣信息,寧川想找些需要的信息並不難。
但他一個大懶蛋,真是懶得一行行的看,乾脆就下了個pytab搭配一些其他軟件。
但也不得不承認,python有它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
饒是這樣,寧川也懶得去做那些機械性重複性的工作。
所以總有點瞎子過河,邊摸邊寫,左邊抄兩行,右邊改兩句,倒讓他折騰出來了。
“小川,第一爐貨的測試報告出來了,要來看看嗎。”
寧川玩…學得正起勁,聽見有人喚他,抬頭跟錢工對視了個正著。
看了看表,竟然還不到一點。
“這麼快?中午都沒休息嗎?”
寧川起身跟著錢工往外走。
“嗨,大家都半個多月沒開過工了,著急得很,吃完飯就都跑車間去了,一分鐘都等不了。”
彆說工人好奇,寧川又何嘗不好奇。
這可是他改造了生產線之後的第一批產品。
他反正是把buff都疊滿了,能不能成,就看這一哆嗦了。
二人走到產品檢驗車間,廠裡員工給門口圍了個結實,就算是寧川這個高的都望不見車間裡麵是個什麼狀況了。
“嘿,你們這……倒是讓我們進去啊。”錢工拍拍身前人的肩膀,他小老頭一個,成不能讓他擠進去。
他也沒想到能有這麼多人,他去找寧川的時候也就幾個人知道這件事。
這些好,全勾搭來了。
工人看見錢工帶著寧川過來,努力向兩旁擠了擠,給二人讓出一條路來。
“這這這,這精度屬於精密管了吧。”
等到兩人擠到中間,一個年紀不算小的工人對錢工說道。
雖然說產品的質量不能以一個精度論高低,但這項數據確是最直觀的。
大家都是廠裡老廠工,平時做的產品是啥樣,自己心裡都有數。
本來他們這批訂單本來就是一批陽台護欄,但誰讓他們家拉絲著實好看。
改造停工的這幾天,李雲皓把其他訂單都推了出去,唯獨這筆單子,買家點名讓他們來,哪怕多等些時日也接受。
看吧,隻要有亮點,總有人為此買單。
可惜他們生產成本也確實不低,願意為此買單的也就這幾家一隻手數得清的中高端建材商了。
“數據怎麼樣?”寧川問道。
誇了半天,終究是沒看見數據,寧川還是想看一下落在紙上的東西。
“精度遠超d4了,您看呢?”
雖然回的是寧川的話,但報告還是遞到了錢工手裡。
錢工自然是伸手又給寧川遞了過來。厚的小薄管。
若是沒改造的之前,他們做這管徑的管子,最多能保證到0.5的誤差,勉強達到d2的水準。
畢竟任何機器都是有極限的,越接近那個極限誤差就越高。
再往高了要求,他們的廢品率就要過半了,這成品肯定兜不住。
,所以20的管子完全在他們能精準控製的範圍內。
但隻有0.03的誤差是不是太離譜了。
現在的精密廠也不一定能做到這地步吧。
確實離譜,離譜到寧川都沒想到。。
估計也是新機器新模子,錢工又挑的其中最好的一批來測試,等機器有些磨損後就沒有這精準度了。
哎呀媽,老完美了。
這直線度,這勻稱,藝術品。
寧川看著這麼一批管子也挺高興的。
至於在場的其他人,雖然隻是個出來打工的,但能從自己手裡做出這樣的精品,說不自豪是假。
寧川又大概看了看其他數據,壁厚差的稍微多點,但也達到了10絲之內。
市麵上這部分精準度的產品很大一部分要依靠進口了。
寧川之前查過數據,超過60了。
其中包含了遠洋運輸和稅費的產品價格,要抵得上他們的兩倍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