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許書瀾如同突發惡疾般的腦子一抽。
為了平息一場未發生的戰爭,許書瀾也就隻能乖乖給寧川乾活,去燕京看看淩雲科技是個怎麼回事。
而淩雲,將近70號的技術人員,連個小組長都沒有。
什麼草台班子。
能把任務分清到個人就不錯了,他們居然還能轉,真是了不起。
不過這也說明這幾十號人勁都往一塊使,滿是一腔熱血。
嫉妒了。
“現在就是要建立傳統結構,各部門,項目部,部長,組長這樣。”
“就沒辦法保留這股乾勁嗎?”寧川夾著電話問道。
“不能。”
一旦一個公司有了階級,就會在內部產生階級鬥爭,心不齊,就不能。
可那沒辦法,公司到一定規模之後肯定會是這樣的。
雖然他不想承認,但確實。
除非管理者是台人形計算機能同時處理很多任務,就像李雲皓,像丁硯。
周娜跟他說丁硯就是一口氣管這七十號人的時候,人都麻了。
但周娜不行,她能力達不到。
也不能那麼說,應該是她在技術層麵上沒達到丁硯的水平,所以在管理技術人員上也欠缺經驗。
話說,這個丁硯是個人物啊,能不能挖自己外甥的牆角啊。
“那至少保證基層待遇吧。”
“啊。”許書瀾回過神,“放心吧,來都來了,肯定給你辦好。”
其實保證待遇對於這些小孩來說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是獲得巨大成績。
使命感,責任感,集體感。
這是上了幾年班之後就慢慢消失的感情。
許書瀾會儘量保留這些,稱作意義的東西。
“辛苦你了,舅舅。”
不辛苦,命苦。
但許書瀾道:“這是應該的。”
“跟舅舅最好了。”
算了,你還是跟李雲皓好去吧。
但還是應了一聲,“嗯。”
有的人啊,他就是誠實不起來,真奇怪。
寧川跟他舅舅最像,倆人都是嘴厲害,實際上,嗯,也厲害,寧川最厲害了。
許書瀾會在燕京待到淩雲完成政府項目。
正好,瑞豐在燕京也有辦事處,彆白跑,順帶查查賬。
這兩年網商興起,快遞行業也跟著水漲船高,瑞豐作為傳統運輸業發家的企業,這波也算撈到了。
很快,燕京也會有瑞豐的一席之地。
也很快,淩雲已經初步搭建起新的數據中心。
畢竟是政府的,快慢全憑心意,布置好之後,做個底層,再賣人家兩套定製數據庫就行了。
還能再快,就等著這個項目做宣傳呢。
到那個時候,淩雲才算真正出現在大眾麵前。
作為先進互聯網服務,傳播隻會是病毒式的,那應該會比鳴洲發展要快吧。
哼哼,到時候看李雲皓還怎麼在他外甥麵前抬得起頭。
李林晚聽說寧川新做了個數據中心,就上趕著送錢來了。
他有想過會碰見李雲皓,或者寧川,唯獨沒想過會撞見許書瀾。
這八竿子打不著……
哦,好像也打得著。
“許總。”
呦,這不是拐走他外甥的第二個公司嘛,百慕是吧。
許書瀾兩條長腿一擺,換了個坐姿但根本沒打算站起來。
“不用同我說,我隻是來幫忙的,跟他們娜總說吧。”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