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原他們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寧川是真的沒開玩笑。
他前期工作做得足,根本不怕隨堂抽查。
四十分鐘時間,寧川甚至給自己留出了富餘時間。
就地乾活,正好會議室的椅子也挺舒服的。
到了時間,寧川也建完模,其實應該說是修改完模型,就抱著電腦離開會議室。
一開門……
人都沒走,都在門口站樁。
這架勢,不像是會議室門外,像產房。
乾嘛,等他下崽呢?
“要乾嘛?散開散開,擋我亮了。”
“我叫他們走,他們就是不走。”王工開口告狀道。
雖然王工今年四十多將近五十了,但其實有的時候也挺幼稚的。
不過寧川還是覺得原諒他們啦。
“真做完了?”
高原還保持著離開會議室時的震驚表情。
“當然了。”寧川回應道。
不然呢,他出來要水喝的嗎?
“好,太好了。”高原眼裡又多了兩分雀躍。
但寧川隻是道:“嗯,直接去實驗室,速度快點,不耽誤中午飯。”
其實寧川是能理解技術人員對一項技術有所突破的那種由衷的欣喜感受。
他也高興,之所以現在表現的那麼淡然,全是他在會議室裡背著人偷偷高興過了。
單晶葉片的生產實驗室,寧川進來很多回,但都沒插手做什麼。
畢竟王工他們做得已經很好了,他也沒辦法做到更好,那又何必插手呢。
除非是現在這種情況。
寧川還算得輕車熟路。
目前3d打印技術還沒成熟,實驗室的設備並不適合做耐高溫的模殼。寧川就隻能自己車削,倒是養出來一個好手藝。
“我也來。”
高原兩腿一岔,就坐到了寧川身邊是小凳子上,實驗室都是這種沒椅背的小板凳,跟他們實驗室常開的道理一樣,方便跑。
但也很方便,寧川還挺愛騎著這個滑來滑去的,掉頭的時候直接翻個身。
看得出,高原也很適應這樣的環境。
畢竟這種機械性的工作,對於能設計整個渦輪係統的係統工程師來講,再簡單不過,寧川自然也就沒推脫。的位置衝壓定位,要求不能高也不能低,不然影響成功率。
但這玩意,要寧川說單獨講究一個玄學,成就成了,不成就再來。
創研這邊新進口的大型定向凝固爐,一次可以出612片葉片,可比華工大那邊的爐子效率快很多。
但所需要的時間是一樣的,都是八個小時,那麼從現在算就要晚上7點見了。
“一時半會兒也完不了事兒,我們去吃飯吧。”
王工看著模具進了爐子後便張羅著去吃飯。
寧川活乾一半的時候就已經吃上了,他早上沒吃飯,這會兒餓了,就啃上麵包了。
“我不去了,你們去吃吧。”寧川啃著麵包道。
天呐,寧川自打1月底結項以來,到現在6月份,中間哪來過創研,這從那個犄角旮旯摸出來的麵包,不會過期了吧。
王工趕緊抓過寧川的麵包,隨手放到一邊的桌子上。
要不是寧川嘴裡還有一口,他就直接扔垃圾桶了。
“彆人愛吃不吃,你得吃,給你餓出個好歹,李總能來創研把新蓋的廠房拆嘍。”
寧川無語,寧川被拽走。
李雲皓到底怎麼回事?
怎麼到哪裡都是惡名在外啊!
實驗室有人倒班看著,寧川他們四個去食堂吃飯。
高原是屬於碎嘴的。
其實寧川也是,但他認生,在生人麵前還是很靦腆的。
可高原就純屬自來熟,還沒心眼,沒聊一會兒,都快把家裡銀行卡密碼交代出來了。
華國從來不缺天才,有人15歲讀大學,就有人23歲博士畢業。
就像高原,今年才29歲,可他23歲博士畢業至今六年,現在就已經開始帶團隊做國產渦輪的自主研發工作了。
旁邊杜南星跟上輩子的寧川差不多,35歲剛升的正高,現在給高原做副手。
其實他們在同齡人或者說同賽道之中已經足夠優秀,但因為有高原在前麵頂著,眼裡就隻剩下高原了。
其實也會覺得很可悲吧。
好在寧川重走一趟人生路,發現所謂天才的人生也就那樣,大家各有各要闖的路,是他當初狹隘了,也希望杜南星能儘快走出來吧。
高原真的是自嗨型,哪怕沒人理他,自己也能逮著人聊半天。
杜南星對此很服氣,他抬頭掃了掃對麵兩人,發現寧川早就吃完飯發了一會兒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