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學生去的那幾個模範村,旺子村的這情況算得上複雜。
但歸根結底就一個字,窮。
富會越來越富,窮就是會越來越窮,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村裡留不住勞動力,剩下些老人就隻能種點水田,勉強夠溫飽。
大好的新時代愣是過成了自給自足的日子。
村裡基建什麼的跟不上,前些個年才通的電,老人有個病也出不去治,他們也不願意出去,就認死家裡這一畝三分地了。
“沒想著跟縣裡說一下嗎?”
“說,怎麼不說,都不是說過一次兩次,隔三差五就去一次,每回給批個幾千幾萬的扶貧款,分到各家就幾十塊,倒成要飯的了。”
縣裡能力也有限,兩百多村子,像旺子村這樣的也不止一個兩個,比他們這村子還窮的更是有的是。
他們這好歹還能出來,到縣裡訴苦,真有那村子連縣政府大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可問題就是因為能出來,村裡的年輕人都走了,沒人守著這村子。
“再過個幾十年,我們這些個老家夥一走,這村子就徹底沒了。”
其實要寧川來說,整村搬遷也符合時代發展需求,但他還是老實選擇閉嘴。
隻是說即便是了解了旺子村的實際困難,單抓他們兩個理工科的有什麼用,還不如其他小組,他們好歹有個目標,寧川他倆是乾嘛來的都不知道。
唐院長機械領域頂尖人物,給他們村子手攢一台聯合收割機,那沒必要吧。
這顯得他們很多餘唉。
“之前省裡也派過專家過來,他們看了看地,弄了些土壤回去,研究了一陣子就說是種植太單一,讓種些高經濟作物。”
“農科院的專家過來又帶著種蘆筍,種青豆,今年長出來了,糧商也不收啊。”
“嗤。”寧川忍不住想笑,讓唐冰擰了一把。
好啦,挺悲傷的事情,他嚴肅一點。
農科院的專家做的也沒錯,單一傳統作物不賺錢,那根據當地條件種點賺錢的作物不就得了。
可大半年過去了,農科院幫著種完就走,估計都把這事兒給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到底還是售後服務不行,村民要是知道去哪裡賣啥東西能賺錢,還至於受窮嗎。
那他知道了,讓他直播帶貨嘛,雖然現在還不流行直播,但就是把銷路打出去,總有辦法。
不過這裡運輸可能也有困難,再修條路?
晃晃悠悠到了村子裡,差不多三點了。
七月初,排水落乾,剛剛好開始割稻子,太陽稍微落了一點,村裡人開始慢慢出來乾活。
寧川想下去玩,林村長就給他找了雙膠鞋和手套,讓他下到田裡玩。
稻蟹共生好像是北方更多一點,反正旺子村就是純水稻田。
旁邊的姨姨看寧川白白淨淨的,就知道是來玩的學生,還主動教他怎麼割稻子。
寧川個子太高,想要割到根就要使勁彎著腰,要不就半蹲一些下來,有點費勁,沒多一會兒就累了。
他下意識地摸了一把脖子上的汗,爪子上的土就在脖子上和了泥。
他摘了手套擦,也沒擦乾淨。
去尋田埂上的唐冰和村長,已經找不到人了。
人呢?
“伢子。”
“唉。”
“去把這些背脫穀機旁邊去,然後就去樹底下待著去,一會兒都曬壞了。”
寧川剛開始以為是怕穀子曬壞了,後來才意識到說的是他。
“我沒事。”
“不行,這都紅了,一會兒該疼了。”
“哦。”
寧川被推到岸邊上,連人帶著割好的稻子。
被嫌棄了。
不過寧川根本閒不住,到了脫穀機旁邊又開始研究起脫穀機。
喜歡重生摸魚:糟糕,摸到核潛艇了請大家收藏:()重生摸魚:糟糕,摸到核潛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