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唉……”
“哎哎哎,聽見沒有,唉……”
高原在那裡歎了半天氣,根本也沒人理他,他乾脆就拽著寧川的袖子,湊到人身邊去唉,整個人就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寧川沉默了一會,突然開口道:“出去玩!”
“還試圖裝傻孩子呢,不許玩了,老實坐那兒。”
知道他花了多少力氣才給工廠那幫人哄好嗎。
他倒是陪寧川玩了三天呢,結果寧川開團一個閃,先給他賣了。
“就在這做你的工作,沒工作了就扣手。”
唔,那很壞了。
張教授看著這倆人鬨也看個樂嗬。
要不一天天上班其實也挺沒意思的。
嘶,上一版還沒做上飛機試驗呢,這有了新版本,上一版還做不做?
煩死了,要不還是給寧川捆上吧,擾亂工作流程。
寧川:?
好吧,其實有寧川搗亂這一下,也行。
他們至少節省一個禮拜的工作時間,這麼算下來,包不耽誤五一七天樂的。
寧川動作快,那也就快點進行實機實驗吧。
怎麼說呢,寧川研究的這兩個發動機。
一大一小也沒個型號,姑且就叫他們川15和川92。
雖然大家都是渦輪發動機,但川15是渦扇發動機,是在渦噴的基礎上增加了風扇……
嗯,簡單理解,是這樣子沒錯。
所以這個大家夥也就力氣大點,最大推力380公斤。
這個數字如果不可觀,那麼兩噸重的飛機可能更好理解。
在不具備其他配重的情況下,三十公斤重的川15完全可以起飛一個自重兩噸的大翅膀飛機。
餘下那300公斤限重拉滿燃油至少能飛8個小時。
張教授這裡確實也沒有剛剛好兩噸重的。
現造一個的話,時間成本什麼的都不說了,正兒八經的花銷也要300萬左右。
那麼有什麼用什麼的條件下,他們手裡有個1.3噸重帶6個掛架的。
帶660公斤導彈是不是也不錯,掛上試試。
寧川是什麼都想玩,但這大家夥對他來說就有點太危險了。
這是模擬飛,他專業技能又不過關,還是交給專業的飛行員來控製吧。
實驗內容還是六項,最重要的是動力性能,最跟發動機沒啥關係的是電磁兼容性能。
可以選用一些具備電磁乾擾的材料和濾波技術,但這方麵還是要看外殼的性能。
就像木牛流馬裝電子心臟,動力再強該不禁燒還是不禁燒一樣。
但還是測一下吧,聊勝於無。
反正這一上天總得把油用的差不多才能下來,少說也得幾個小時。
為了不耽誤時間,川92跟著一塊做測試。
這個頭小沒地方放風扇了,所以推力也沒那麼大。
裝配的飛機就是小小的,有點像寧川前兩天玩的那個電動的。
當然比那個重些,算上燃油也百來斤了。
當然這個小玩意的目的就不在於載重了。
渦噴的意義是速度,川92同樣的道理。
這小家夥原地乾燒能產生12個馬赫環呢,上了天也得試著往兩馬赫的速度闖。
如果達不到,那也應該是飛機的問題。
發動機一旦上了天,可修改的範圍就不大了。
畢竟是都已經通過理論和風洞實驗了,質量還是能保證的。
但說實在,做實驗就是奔著毀東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