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的設計,寧川是打算組裝一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為核心的固態電池。
在原本的生產流程中,硫化物的不穩定性大大提升了整套電池的組裝難度。
那麼在實驗整改過程中,寧川肯定是選用另一種合成方法來代替傳統的高溫固相法。
方法可太多了,球磨法、溶膠凝膠、共沉澱法,巴拉巴拉。
各種方法各有側重,也各有缺點。
哪種最合適,也就隻有試了才知道,這就是他們現在待在實驗室的意義。
依照寧川的經驗,在這種替代下,他會選用濕法球磨來保證硫化物的產量比。
但這種方法下的產物含水量會比想象中的高很多,所以再連接一個乾燥塔,邊生產邊乾燥。
黃之之作為二號實驗人員,對於寧川的這一套實驗安排,完全沒有異議。
首先是整套研究的負責人是寧川,他構思所以他設計,黃之之如果沒有經過任何理論知識的佐證就反駁寧川的東西,那不是幫忙,就純屬添亂。
就像在他們做概念和方案的確定時,寧川也是從不發言的。
最多是後續實驗做到懵圈開始瞎做時,突然伸手給他們兩掌。
當然這也是他不張嘴的第二個原因。
他哪敢跟寧川對著乾,小老板超凶的。
寧川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隻是個毫無感情的實驗機器。
並且試圖通過毫無節製的努力工作來嚇死老板。
救命啊,老板怎麼比他還沒有節製。
寧川真的是在很認真地在做這個實驗,感覺他好久沒這樣認真過了。
一個方法,一個測試;一組實驗,一個改進。
寧川在研究室的工作就這樣交替進行著。
期間唯一的休息就是和嘗試著同他交流的崽子們聊聊天,然後一同分享一瓶可樂或者其他什麼。
他眼見著電解質實驗完成、電極材料實驗完成、電芯製備實驗完成、電化學性能測試完成、小試線模擬完成、成本預算完成。
然後好像就……成了。
“老板。”
“嗯?”
寧川聽見黃之之喊他便緩過神來。
“所有任務結束了,這已經是個很完整的試驗品了。”
寧川看著眼前在實驗室設備中完成的三十份樣品,輕輕點了點頭。
黃之之隻是吸了口氣,抿抿嘴,沒有再說話。
“耽誤你們休息了。”
寧川看黃之之的表情並不算開心,畢竟是從9月底到今天重陽節,一天都沒有休息。
中秋節在工作,國慶也是。
“要不我們把產業線弄完就放假準備過年吧。”
從鵬城來江城三個月了,期間不說讓他們回家看看,就連休息的時間都少之又少。
目前來看,做產業線量產的工藝設計還需要二三十天的時間,那樣所謂的提前放假也就是剛剛好把占掉的六日補回來。
“唉……”黃之之歎了口氣,坐在桌子上一托腮,整個人顯得更萎靡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他隻是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