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誰?不能是你吧!”寧川問道。
“傻不傻,我說尹老。”唐冰沒使勁地給寧川來了一腦瓜勺。
這孩子咋回事,隔三差五地犯呆。
哦,那寧川能不知道嗎。
但這個推導重新計算和設計的責任不能落在他家老師的頭上吧。
盲審還三個教授呢,這麼大的事兒就他家尹教授一個人背了鍋,不好吧。
怎麼也得找些人來分攤責任,而且一個人話語權也小,不一定能說明什麼。
尹教授雖然是工程力學出身,但終究不研究結構很久了,這東西得找專業的人。
尹教授聽這兩人一吵嘴,本來緊繃的麵容也露出一絲極其無奈又哭笑不得的笑意來。
“老唐,你就扣帽子吧,這大帽子給我扣的。”
“到底這些水泥特性、大體結構受力,我還能憑著老底子說道說道。”
“但那地方具體的地質參數、抗震設防烈度的最新複核數據這些我並不了解,隻能說光靠一個煙盒背麵的估算,分量不夠。”
說白了尹教授他也不能背這個鍋。
“我覺得你可以問問王教授,不知道你對他還有沒有印象。”尹教授突然提議道。
王教授,寧川印象可深了。
當年他第一天來到土木學院,尹教授把王教授坑得挺慘,給老頭嚇一愣一愣的。
對了,還騙他寫文章來著。
但王教授是結構抗災減災方麵的專家,正好就研究這一方麵。
很明顯,這種緊要關頭,尹教授也選擇拖他兄弟下水。
“好,我這就去找王教授。”
寧川動作也是快的,迅速就整理好了設計詳圖、荷載分析以及尹教授的那片子煙盒,這些材料一同交到王教授的手裡。
後續的情況尹教授會負責跟進,直到這個項目驗算完成,那麼成與不成就一目了然了。
就剩下無辜等待結果的寧川。
現在這事兒完全沒他插手的份了。
就說西線二十多年都不建設是有原因的,即便是蝴蝶效應可能也沒那麼大的勁兒吧。
真要是指標不合格怎麼辦,他們現在的參數已經到極限了。
難道要讓他們再想辦法生產52.5強度的雙快水泥嗎?
不是他說啊,得加錢……
咳,問題不是加錢的事兒啊,問題是他們確實沒有這技術。
不光是他們沒有技術,全國各地都沒有技術啊。
寧川開始焦慮起來,手裡的機器都顧不得弄了。
當然唐冰還是神色如常。
畢竟他是活著挺好,死了也行的卡皮巴拉型人格嘛。
當然最主要的是唐冰年歲在這裡擺著,同寧川比起來閱曆還是更豐富一些。
彆說這個了。
有的那項目都結項了,所有的前期投入都花完了,馬上就能投產了的成果,就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最終告吹了。
寧川這個灑灑水啦,他們隻要把自己該乾的乾好。
剩下的……就儘人事聽天命吧。
唐冰說得不少,道理寧川也都明白,但終究是心裡忽悠悠的。
思來想去他還是給李雲皓打了個電話過去。
對外說就是也給老李他打個預防針。
實際上……大概是不能就他一個人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