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飛順利拿下南城商業廣場的場地租賃權後,迅速投入到與虛擬現實技術公司以及街頭藝術家團隊的深度合作籌備中。
虛擬現實技術公司的團隊位於中關村的一座現代化寫字樓裡,陳奕飛第一次踏入他們的辦公區時,就被滿屋子的高科技設備和年輕充滿活力的氛圍所感染。公司負責人叫張力,是個戴著黑框眼鏡,留著利落短發的年輕人,說話語速極快,透著一股對技術的狂熱。
“陳總,我們公司在虛擬現實技術方麵那絕對是行業頂尖的。這次和你們合作打造沉浸式廣告體驗,我們有十足的信心。不過,咱們得先把需求明確一下。”張力一邊說,一邊在電腦上調出一些他們之前做過的項目案例。
陳奕飛看著屏幕上那些炫酷的虛擬現實場景,不住地點頭:“張總,我希望這個廣告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真的置身於產品所營造的世界中。比如說,如果是一款戶外運動產品的廣告,觀眾戴上設備後,就像在崇山峻嶺間徒步、攀岩。”
張力推了推眼鏡:“沒問題,這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這對場景建模和動作捕捉的要求很高,需要你們提供詳細的產品信息和廣告創意腳本。而且,我們還得確定投放的設備類型,不同設備的參數不一樣,會影響最終效果。”
陳奕飛拿出準備好的資料:“這是我們初步的創意腳本和產品信息,您先看看。設備方麵,我們傾向於使用輕便、易於操作的頭戴式設備,這樣可以方便更多觀眾體驗。”
張力接過資料,快速瀏覽了一遍:“嗯,創意很不錯。不過這裡麵有些場景可能實現起來成本較高,像這個深海潛水的場景,要做到逼真的水紋效果和海洋生物互動,技術難度較大。”
兩人就著腳本和技術細節討論了整整一下午,期間張力還叫來了幾個技術骨乾一起參與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種創意和問題不斷碰撞。
與此同時,與街頭藝術家團隊的合作也並非一帆風順。街頭藝術家們大多個性十足,他們在一個老舊的藝術街區裡有自己的工作室。陳奕飛趕到那裡時,工作室裡正播放著震耳欲聾的搖滾樂,幾個藝術家穿著奇裝異服,在畫布上肆意揮灑著顏料。
團隊的核心人物是一個叫阿豪的年輕人,留著長長的辮子,身上布滿了各種紋身。“陳哥,聽說你想讓我們在商業廣場搞街頭藝術和廣告結合的表演?這想法挺新鮮,但我們搞藝術的,最看重的就是自由創作,不想被太多規則束縛。”阿豪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說道。
陳奕飛笑著說:“阿豪,我理解你們。但咱們這畢竟是商業項目,還是得有個大致的方向。比如說,我們要推廣的產品是時尚服裝,那表演風格能不能稍微往時尚、潮流這方麵靠一靠?”
阿豪皺了皺眉頭:“時尚、潮流?這太局限了吧。我們的藝術表達應該是多元的,不過既然是合作,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但陳哥,你得給我們足夠的創作空間,不能到時候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陳奕飛趕忙點頭:“放心,我不是要限製你們的創意,隻是希望能和產品宣傳有個更好的結合點。咱們可以一起頭腦風暴,看看怎麼把藝術和商業完美融合。”
接下來,陳奕飛又和阿豪以及其他藝術家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表演形式、主題以及和虛擬現實廣告的銜接方式。有人提議可以用街舞和塗鴉結合的方式來展現服裝的動感與個性,也有人覺得可以搞一場行為藝術,讓模特穿著服裝在虛擬現實場景中穿梭。大家的想法天馬行空,陳奕飛一邊聽著,一邊記錄,同時思考著如何在滿足藝術家創作熱情的同時,實現廣告宣傳的目標。
在與兩邊合作方的磨合過程中,陳奕飛雖然遇到了不少分歧和困難,但他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努力在創意、商業需求和各方利益之間尋找平衡,期待著這個融合多方創意的廣告項目能早日以完美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麵前。
喜歡轟趴請大家收藏:()轟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