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江南的根基:程朱理學_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4章 江南的根基:程朱理學(1 / 2)

“涼國公,這可能嗎?”

“國朝進士每四年才錄取幾百人,有多難考,這是有目共睹的。”

“更何況陛下對科舉管控一直很嚴,林學懷有什麼本事敢打包票,讓陳先瑞的兒子將來必中進士的?”

馬森滿臉的難以置信。

“還真有可能!”

“你彆忘了科舉考的是什麼?”

“是朱熹批注的四書五經,而朱熹曾經在江南多個學院講學,那裡遍布他的徒子徒孫。”

“這個青玄書院我雖然沒聽說過,但聽他說的口氣那麼大,恐怕也和朱熹或者他的徒子徒孫脫不了乾係。”

藍武看著馬森,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的表情道:“如今的科舉,出題的大儒基本上都是江南人,考的又是他們研究了幾百年的程朱理學。”

“他們若是想要保送幾個人高中進士,真的是很難的事情嗎?”

聽到藍武此言,馬森頓時抿嘴不說話了。

這件事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他彆說是和藍武討論,隻是聽一聽都感覺有些心驚膽顫。

藍武自然知道討論儒學的本質,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到底有多震撼。

但這的確就是事實。

科舉雖然興起於隋唐,但隋唐依然是上層的世家大族把控著官場,科舉在隋唐基本上就是擺設,能通過科舉晉升的依然還是脫不了當時的五姓七望。

這也是後來為何會有安史之亂,為何會有黃巢屠儘長安公卿。

實在是中下層的讀書人們絕望了,既然朝廷不用他們,那他們就另外推舉一個人來推翻朝廷。

安祿山、黃巢便因此應運而生。

直到宋朝開始,科舉才真正成為那些中下層有識之士晉升的通道。

但很快科舉的弊端也出現了,宋朝用科舉製度徹底消滅了門閥世家,但聰明人很快就發現,其實科舉同樣也是可以壟斷的。

於是宋朝講學開始大行其道,各地書院遍地開花。

他們開始用自己的理解為大儒經典注經,其實就是在爭奪大儒經典的獨家解釋權。

進而再用這種對於經典的獨家解釋權影響科舉的評定標準,以此獲得更多的做官資格。

這種現象在明朝這個大一統王朝表現的尤其明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是在洪武四年。

那一年科舉考上來的進士其中七成都來自於江南地區。

更準確的說就是來自於浙江、江西、福建三省。

而這三省很巧合的正是張士誠當年的地盤,同樣的也是宋朝時南宋的中心,更是朱熹等朱明理學門徒聚集最多的地方。

老朱敏銳的意識到這樣不行,因此找了一個理由停了十四年的科舉。

但很遺憾的是曆史上老朱最終還是向江南文官妥協了。

因為洪武十八年、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次科舉,江南三省文人都占據了很標準的七成份額。


最新小说: 秘詭世界:我靠謊言成神 風雪夜歸 奪我功勞捧嬌女?重生嫡女請全家赴黃泉 和少年帝王共感,他爬窗索吻 滿級大佬混都市 嬌嬌覺醒彈幕後,四個大佬被釣瘋 他人馭鬼我修仙,他人恐懼我貪婪 開啟台球皇帝生涯 爽文女主,但全員戀愛腦 穿越成一個陪嫁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