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流逝。
轉眼就是一個月。
鴻臚寺的官員除了任瀚之外,在這一個月內陸續消了休假,開始主動向著藍武靠攏。
對於這一點,藍武還是很欣慰,也很驚喜的。
他發現大明如今的這些文官,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食古不化,而且大多都算是乾吏,對於藍武講解的內容,很多官吏都是一點就透,並且執行起來也讓藍武非常滿意。
隻能說老朱這二十多年對於官場的改造還是卓有成效的。
畢竟如今還能留在官場的文官們,可都是經過老朱一輪又一輪的殺戮之後剩下的。
恐怕若真是那種食古不化的守舊文人,對於老朱這種喜歡改規矩,定祖製的家夥,那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那種人恐怕不是被殺了,就是被撤了。
“砰!”
“哼!”
“這個藍武真是欺人太甚,而且如此膽大包天,還要搞什麼朝貢貿易體係。”
“我鴻臚寺代表的乃是大明的顏麵,他這樣動輒言利的做法,哪還有一點我天朝上過的顏麵,如此做派,豈不是讓那些海外蠻夷之國看輕了嗎?”
京城。
任瀚的府邸。
他雖然一個月都沒有去過鴻臚寺,但對於鴻臚寺內發生的事情卻是了如指掌。
甚至連這一個月來,藍武召開的幾次內部會議中講的話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甚至讓人把藍武的話都記錄成冊,這幾天一直在研究。
本來他是想要從中找出藍武這些政策中的漏洞,參奏藍武的,但越是研究,他越是發現,藍武這個涼國公對於國家大政還真有些獨到理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所定製的政策,竟然真的有可能讓大明官方和周邊諸多的小國建立穩定的朝貢貿易關係。
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更讓任瀚氣急敗壞。
因為這些貿易關係本來都是屬於他們東南士紳的。
他們這些大士紳家族,在之前的元朝,甚至是前宋一直都在和周邊的海外諸國做著貿易。
甚至很多都是做海外貿易起家的。
一直等到洪武朝,朱元璋為了打擊流竄到海外的張士誠集團殘部,還有在沿海作亂的倭寇,開始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他們的對外貿易才一度中斷。
他們心裡其實都很清楚,所謂的打擊張士誠殘部,打擊倭寇都是那位皇帝陛下的幌子,那位皇帝陛下之所以要實行如此嚴格的海禁政策,就是為了削弱他們的力量。
讓他們無法通過外海貿易繼續壯大。
海禁政策從洪武初年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了,眼看著那位皇帝陛下越來越老,對於大明的掌控越來越弱,他們本來以為很快他們就能恢複和海外諸國的走私貿易。
他要去救那倭國的使者,可不是他嘴上說的什麼為了大明顏麵,真實原因就是為了儘快打通向倭國走私的渠道。
等朱元璋一死,他們就可以搶占先機。
但現在藍武這麼橫插一腳,在任瀚看來,簡直比朱元璋還要可惡。
朱元璋隻是不讓他們走私貿易,而藍武卻是要掘他們的根,搶奪本來屬於他們的貿易鏈條和渠道。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