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當然知道!”
“但海貿也不能全部放開,要不然很快就又會回到元末時的模樣。”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明的重心依然還是北方,需要海量的糧食進行北伐,一旦海貿不可控製,糧食減產,未來老四拿什麼北伐?”
“所以咱覺得老四未來用的辦法就很不錯,由皇家組成船隊出海貿易,如此一來不但不用擔心糧食減產的問題,甚至還能賺取大量的金銀,還有海外的貨各種珍貴貨物。”
朱元璋說到這裡,看藍武眉頭微微皺起,他不由一頓,轉變語氣道:“或者說,你還有更好的既能進行海貿,賺銀子,又能在完全放開海貿後,有效遏製江南士紳們改稻為桑趨勢的辦法?”
看老朱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看,藍武不由就咧了咧嘴。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局麵。
因為人都是趨利的,隻要海貿開啟,那麼無論是士紳還是普通的百姓,隻要有多餘的田地,恐怕都是會改農田為桑田的。
畢竟這更賺錢。
但這個問題其實又很好解決。
隻要把普通百姓、士紳們出海買賣絲綢能夠賺的銀子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就行了。
而這個控製的方法就是關稅。
而且曆史上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南宋之所以能夠在對外戰爭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還能保證國內一片繁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海貿的繁盛,以及龐大的關稅。
但藍武卻並沒有提及關稅。
因為古人並不笨,特彆是老朱這樣能當上皇帝的人,更是一頂一的聰明人,肯定是知道宋朝關於海貿的政策,但他在大明建立之初依然選擇了封閉海關。
顯然是並不認為官方設置的關卡,真就能夠杜絕走私行為。
畢竟關稅越高,也就意味著走私的利潤越大,當利潤高到一定程度時,多的是人願意鋌而走險。
例子依然還是南宋。
“陛下,其實這是一個比賽!”
藍武認真思索了好一會兒,這才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口道:“我們要通過海貿賺取海量銀子的同時,利用這些銀子不斷地發展生產,提高生產力,提升糧食的產量。”
“如此一來,隻要我們糧食的產量每年都能增加,那麼即便有稻田改成桑田也影響不大了。”
“還有一點,海外其實也是有肥沃良田的。”
“而且因為南洋地區日照充足,那裡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的,若是咱們可以把南洋地區都拿下來,當做咱們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問題還會是問題嗎?”
“哦……?”
“這咱倒是不知道,原來除了我華夏之外,南洋那等蠻荒之地,竟然也有沃土?”
朱元璋聽到藍武這麼說,眼中精光不由一閃,臉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藍武看著聽到南洋那邊有好地種的朱元璋立馬就眼神發光的樣子,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就知道,自己隻要把南洋那邊的情況和老朱說明,這位最喜歡種地的皇帝陛下,立馬就會從猶豫要不要下西洋,變成狂熱的戰爭分子。
轉眼,艦隊就在長江之中行駛了七八天。
到二月末,船隊終於駛出了長江,正式進入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