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儀華沒有再勸,而是坐到了朱棣對麵。
她想了想又叫來了一個門外的太監,讓他往屋裡加了一個放著木炭的暖爐。
朱棣看著體貼又溫柔的王妃,不由的便又想起了之前二哥和他說的那個隱密。
他和徐儀華其實在訂婚之前並沒有見過麵。
如果真要算起來的話,那一次自己被老朱吊在樹上挨打應該便是他們第一次見麵了。
一想到當時的情況,朱棣即便已經快四十的人了,依然忍不住老臉一紅。
不過他臉本來就有些黑,此刻又是半夜,這才沒有被對麵的徐儀華發現異常。
甩了甩腦袋,把心中這些雜七雜八的想法剔除掉,朱棣開始臉色鄭重的看起了箱子內第一本小冊子。
“洪武初年,對咱來說最頭痛的事情便是中書省左丞相的人選。”
“咱屬意兩個人,一個是李善長,一個是劉伯溫,但這兩人卻都有問題。”
“李善長其人,有功時自傲,有權時善妒,其做事兒最賣力時是出賣咱,又被咱不計前嫌請回來的時候。”
“如今咱已經封他為功勞第一文臣,若是再讓他做左丞相,咱擔心其會本性暴露,做事不知收斂。”
“而劉伯溫雖能審時度勢,但其乃是江南文臣推舉出來的代表,如今咱大明從地方到朝廷七成的官員皆出自江南,而江南出身的官員又最喜結黨,再讓他做丞相,咱擔心其未來會尾大不掉……。”
“最終咱妹子給咱出了個主意,讓徐達做左丞相,李善長為右丞相,劉伯溫為禦史大夫,如此三人互相製衡……!”
朱棣看著老朱開篇寫著的關於洪武初年朝堂的政治局麵,以及老朱當時的處理辦法,眼中不由就露出了沉思之色。
大明剛建國的時候他還太小,根本就察覺不到朝堂上的暗流湧動,但現在看起來,依然覺得驚心動魄。
畢竟那個時候老朱麵對的是滿朝誌得意滿,祈求封公封侯的武勳悍臣,心思莫名的前朝官吏,各地依然沒有消停的割據勢力,草原北元的虎視眈眈,以及一個滿目瘡痍,急需修生養息的龐大帝國。
朱棣覺得若是把他放在老朱那個位置,他抓破腦袋恐怕也平衡不好這些人之間的利益關係。
但他老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的好。
好到他幾乎就沒有感受到危險,每天無憂無慮的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漸漸地朱棣便沉浸在了老朱記載的朝廷政治博弈之中,整個房間中除了他不時翻書的聲音,徹底安靜了下來。
而很快,他就看到了一件與科舉有關的記載。
“洪武三年,在宋濂等人的請求下,咱終於進行了第一次科舉取士,結果選上來的進士讓咱大吃一驚,這些人有將近七成都是江南人,咱暗中調查,發現即便剩下的那些人,也都和江南的儒家書院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若是朝廷選拔官員的製度定製為科舉製,那未來天下所有官員都將出身江南,或者是江南那些書院大儒的弟子,這對大明來說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
“咱倒是不害怕,但未來若是標兒做了皇帝,定然要被滿朝江南係文官所製,所以,經過咱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暫停科舉。”
“咱要給那些普通百姓家的子弟成長的機會,尤其是幫咱打天下的軍戶子弟,至少十五年,咱不能再進行科舉取士,不但如此,咱還要多多從吏員中挑選有才乾的人才頂替原先那些江南係文官。”
“咱要用十五到二十年時間,把如今官場從前元官場帶過來貪汙成風的風氣徹底扭轉過來,如此等二十年後,第一批洪武年之後出生的,真正意義上的大明讀書人能夠參加科舉時,咱再進行科舉取士,便能錄取到真正心向我大明的文官了……。”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