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您就當這是兒子在您跟前又任性了一次吧。”
朱棣走到老朱麵前,臉上露出了二十多年前,逃學被老朱發現時的表情。
老朱聞言眉頭不由就皺的更狠了一些。
盯著朱棣的目光也越發淩厲。
若是往常,在朱元璋目光逼視之下,朱棣一定會躲開自己的目光,不敢直視,想要逃避的。
但今天的朱棣卻是顯得很不同。
他並沒有任何畏懼的迎上老朱的目光,不再躲閃老朱的注視,而是目光堅定,態度明確,上前攙住老朱的一條胳膊,輕輕的為他披上龍袍。
“爹,大哥不在了,二哥、三哥也去了海外,今年已經是洪武三十年,兒子不想看著您繼續孤孤單單的過這個年。”
“您為這個國家操勞了三十年,這幾年更是為我們這些兒孫,特彆是兒子操心勞力,這些兒子都看在眼裡,如今您把一切都做好了,卻唯獨忘記了自己。”
“但作為兒子,我卻不能忘記自己的老爹,兒子隻是想要讓您看看,這個您為之操勞了三十年的國家,如今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
“同時兒子也有一些私心,想要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裡,您能夠像當年教導大哥那樣,再教導教導兒子。”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朱棣,他突然有了一種感覺。
兩年的監國生涯,讓朱棣的心態發生了不少變化,他果然不是之前那個藩王朱棣了,而今已經有了一絲帝王的霸氣。
這個發現讓朱元璋眼中不由就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老四果真能擔的起重任。
但近來朱棣行事同樣有些飄,這一點他也看出來了。
或許是沒有經曆過曆史上靖難之戰的磨煉,讓他在行事上多少缺了一些謹慎。
這一點朱元璋覺得自己還是要再給他一點警示的。
“老四,既然你有心,那咱這最後的一段時間便再給你上一點強度,隻希望你不要後悔!”
朱元璋說話間已經張開了手臂,披上了朱棣送過來的龍袍。
“恭迎我大明皇帝陛下歸位。”
朱棣聞言,臉上不由就露出了一絲喜色,朝著身後高聲喊道。
“恭迎我大明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承天門高牆之上整齊列隊的士兵,站在所有士兵之前的上直親軍統領,武定侯郭英,以及目之所及所有在維持秩序的大明士兵聽到朱棣這一聲高喝,幾乎沒有猶豫,同時單膝跪地,給人群中的朱元璋行了一個軍禮。
藍武,還有站在老朱身側另外一邊的陳錦看到這一幕,不由就彼此對視了一眼。
他們之前也並不知道朱棣搞出了這麼一出。
但顯然現在不是詢問此事的時候,兩人幾乎同時也單膝跪下,跟著所有的士兵和勳貴行了一個軍禮。
而在這些武勳、士兵之後,是四周密密麻麻的百姓。
“真是陛下!”
“陛下還活著!”
“我就說陛下是天上的神仙,怎麼可能這麼不聲不響的去世?”
“快給陛下磕頭!”
“陛下……!”
此起彼伏,不算整齊的跪拜和高呼聲在整個承天門前響起,京城密密麻麻的百姓開始自發的給朱元璋叩首行禮。
而直到百姓們跪拜下去之後,四周同樣被朱棣要求前來此參加此次盛會的文武百官才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