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道安在聽到藍武提及明教,臉色忍不住一變。
他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
要知道他是跟著老朱從大明沒有建立時一路拚殺過來的人物,對於那時候的一些秘事,他是親曆者。
他很清楚明教和大明之間的關係。
也很清楚,皇帝陛下早年其實是非常忌諱談論起明教的。
也正是因此,此刻聽到藍武突然提及明教,他才會臉色陡然一變。
藍武神眼在身,自然一眼就發現了衛道安神色中的不自然。
他當然知道原因。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時,最先發起造反的是彭瑩玉、周子旺,造反知名度最高的是韓山童、劉福通。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明教中人。
值得一提的彭瑩玉就是倚天屠龍記中布袋和尚說不得的原型。
正是這些人的造反,成為了元末的星星之火,燃起了起義的浪潮。
老朱當時雖然不認識這些人,但他加入的郭子興義軍,打的同樣也是明教的旗號,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就是明教義軍。
後來老朱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一統南方,徹底做大,準備建國,明教義軍的身份卻是成了他稱帝的束縛,畢竟真要算起來的話,他朱元璋隻能算是明教的編外人員,借了人家的名號而已,韓山童的親子韓林兒才是名正言順的教主兼天下領袖。
後來的事情後世便耳熟能詳了,老朱表示要尊韓林兒為主,派廖永忠去接他來應天享福,可惜韓林兒沒福氣,船在回來的路上意外沉了……。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明教這個詞在當時的朝堂有些忌諱,一般來說是沒人提及的。
但另一方麵來說,老朱之所以要定國號為大明,其中之一的考量便是要繼承紅巾軍的正統,表達明教當初最先反抗蒙元,掀起起義浪潮的正義性。
所以嚴格說起來,老朱其實並不排斥明教,他排斥的隻是那個名義上壓了他一頭的韓林兒而已。
如今三十年過去。
明教也好,韓林兒也好,隨著大明政權穩定,民眾安居樂業,早就已經煙消雲散,塵歸塵土歸土了,老朱自然不忌諱人再談論明教。
若不是如此,藍武又怎麼可能把明教明目張膽的說出口呢?
這些事情,他其實早就在和老朱的閒談中,了解過他的想法,之前更是正式的上過奏疏,問過老朱的意見。
若是老朱不同意,他又如何能把衛道安找過來呢?
要知道衛道安當年在沒有加入老朱的起義軍前,可就是明教教徒,而且身份還不低的。
想到這裡,他不由嗬嗬一笑,寬慰道:“衛老不用擔心,這件事我是上稟過陛下,得到陛下同意了的,要不然我也不會找到衛老你來做這件事!”
“而且除去衛老之外,湖廣那邊還會有幾個兄弟會在年後陸續趕過來,到時候便由你們一起用當年明教的架構把蠱神教的框架搭起來,成為未來大明進兵安南,甚至整個東南亞的先遣隊。”
“畢竟明教的框架結構和馭人之道可要比如今蠱神教的原始之法要高明無數倍。”
聽到湖廣來人,衛道安神色不由一動。
他立馬就明白藍武說的這些人,恐怕都是當年參與過明教之事的人物。
畢竟若說當年真正繼承了明教衣缽的人,其實並非朱元璋,而是陳友諒。
陳友諒當年能占據整個湖廣,就是因為架空並且殺害了明教重要領袖徐壽輝,所以若論起來的話,湖廣這個陳友諒的兵敗之地,明教遺留的人物才是最多的。
而藍武之前在湖廣剿匪,剿的就是當年陳友諒的敗兵,衛道安明白藍武恐怕是收服了一部分當初的明教中人的。
“屬下明白了!”
“此事屬下定然儘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