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真要這麼簡單粗暴的發出去?”
兩天後,涼國公府旁邊,藍武幾年前幫助施耐庵建起來的報社之內,施耐庵看著手中的這一份報紙,心肝微微有些發顫。
雖然他這一輩子沒考上過科舉,更是對儒家那些事情嗤之以鼻,但他終究還是文人,最多也就是暗地裡蛐蛐那些江南的儒家書院,隻會死讀書而已。
但今天藍武這位涼國公卻是讓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寫了一篇歌頌秦始皇的文章,而且還要作為明天的頭版頭條發出去。
當然也不能說是歌頌,隻是論證秦始皇是否進行過焚書坑儒。
若是有過,那他坑的儒又是什麼儒?
這特娘的不是捅了馬蜂窩了嗎?
作為一個喜歡涉獵各種野史,寫出了水滸傳的大文學家,施耐庵在文學之上的功底是極好的。
自然對於秦漢時期的舊事也是有過研究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自然是有的。
隻是坑的儒是那些反對郡縣製,一定要秦效仿周朝搞分封的那些儒生,剩下的則都是一些坑蒙拐騙扮作儒生的道士。
其實秦始皇剛剛一統六國的時候,對待儒家一直都是非常克製的,淳於越、叔孫通這些大儒都曾經在秦國朝廷當大官兒。
秦始皇雖然的確燒毀了六國的典籍,但那是為了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而且燒掉的六國典籍,秦朝廷都是有備份留在鹹陽的。
真正把那些典籍付之一炬的人其實是項羽。
這些雖然都是真正發生過的曆史,但到了如今,其實已經鮮有人知了。
畢竟黑秦始皇和漢武帝,對於儒家來說屬於政治正確。
隻有黑了這兩個皇帝,才能證明儒家是對的。
至於儒家推崇的文景之治其實並非是儒家治國,而是黃老的無為而治,乃是道家的學說,這種小事,對於儒家來說,自然是不值一提的。
不過他們不提,藍武卻非要給他們提提。
這些事情彆人或許不知道,但施耐庵是清清楚楚的。
前天從玄武湖回來之後,藍武請了他一頓酒,便得到了這一份評價秦始皇的文章。
當然藍武剛開始並沒有告訴他,這篇文章藍武要發到報紙上,隻說是自己想要看看,學習一下,讓老頭弄的儘量詳細、真實一些。
卻是沒想到施耐庵不愧是大文學家,寫出來的這一篇論述,可實在是太棒了。
看著麵前滿臉忐忑的施耐庵,藍武不由寬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施你就放心吧!”
“有我在,沒人敢來找你的麻煩的。”
“而且你不但沒有麻煩,說不定還能憑借這一篇文章名留青史也說不定。”
“畢竟秦始皇的形象,上千年來都是負麵的,若是能因為你變得正麵,那你不名留青史,誰名留青史啊!”
“國公……!”
“我老了,真是不敢想這些事情啊!”
施耐庵悄悄吞咽了一口唾沫,雖然嘴上說著不敢想,但藍武卻明顯看到老頭子一雙眼睛漸漸開始變得明亮了起來。
對於施耐庵的反應,藍武其實是早有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