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好此事之後,藍武立馬就寫了一封密信給坡壘關的朱棣,而他自己也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
“晚上,你們各自帶人,去殺那些升龍城中的達官顯貴,什麼也不用問,隻管殺人!”
“我要借助胡漢蒼的名義,把整個安南的權貴階級,一股腦的屠殺殆儘。”
第二天早上,藍武就把這次他帶過來的十個百戶召集了過來,開始對他們吩咐晚上的行事。
對於大明來說,升龍城中的那些土司勳貴自然是越少越好的,這些人絕對不利於大明對於安南的統治。
而現在胡漢蒼的吩咐頓時就給了藍武一個機會,一個把安南的桌子直接掀了,把這些人一股腦全部殺光的機會。
這樣做對大明來說,絕對利好之後對安南的統治。
但這件事卻不能以大明的名義來做,因為這太過殘暴,恐怕不但是安南那些小的土司家族要害怕恐懼大明,甚至大明境內那些士紳也要升起警惕不安之心。
曆史上這樣的大屠殺在華夏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好幾次,最出名的就是南北朝時,北魏大將軍爾朱榮篡權時,屠殺了當朝太後和整個洛陽兩千多的文官。
這一舉動雖然讓他成功掌握了北魏大權,但同時整個北魏世家也開始懼怕排斥他,這也是他最終失敗的原因。
而除了他之外還有唐末的黃巢,以及明末的李自成。
這些人都做過掀桌子,屠殺文臣的舉動,這樣做雖然爽快,但結果無一例外,都不好。
對大明來說,若是真做了這樣的事兒,那想要控製整個安南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必定會翻好幾倍。
用文臣的話來說就是人心儘喪。
但藍武以胡漢蒼的名義行事,這叫安南的內部矛盾暴發,等到升龍城中一片混亂之際,大明官兵過來接管一切,整頓秩序,那就成了仁義之師。
這會讓大明接管安南比之曆史上要順利無數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像是明末。
李自成不懂得打進了北京城,他就接替了崇禎,成了整個華夏的領袖。
這個時候他就應該轉變思路,不再抱著起義軍燒殺劫掠的思維來對待這座城市。
而是應該學習漢高祖劉邦亦或者老朱打進南京時的舉動,主動維持秩序,保持社會安定,而不是繼續燒殺劫掠。
但顯然他沒有這樣做,他反而開始帶頭拷打整個北京城裡的官員,從他們身上搜刮幾千萬兩白銀。
雖然那些官員也算是罪有應得。
但這些白銀有什麼用?
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最終卻讓他徹底自絕於整個華夏,人心儘喪,甚至主動送了一份大禮給北方的滿清。
讓他們能以幫助崇禎皇帝複仇的名義打進關內,最終以這種撿漏的方式打下了整個華夏北方。
隻能說,當時的滿清是真的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
而這個人和,就是李自成親手送給人家的。
畢竟上行下效,他燒殺劫掠官員,他底下那些小兵便會對更底層的百姓下手。
當時他能打下北京城,可是因為那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才如此順利的。
是底層百姓集體不再相信大明朝廷,對闖軍的進攻無視甚至暗中支持,這才讓他得以成功的。
結果呢?
他這一番燒殺劫掠的操作,徹底讓他喊出的那一句政治口號不攻自破。
自此,再也沒有人相信他能夠改天換地,成為像朱元璋那樣的天命之人了。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