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在地方上和士紳們進行對抗。”藍武笑眯眯的道。
朱棣聞言心裡不由一動:“你是說那些純粹的商人?”
“沒錯!”
藍武笑著點了點頭。
在傳統的王朝之中,士農工商,商一直處於末位,也是被曆朝曆代一直打壓的對象。
這一套理論基礎,從秦漢時就已經確定下來了,曆朝曆代都在遵從。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商人不事生產,而倒買倒賣、囤貨居奇,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影響社會穩定。
在之前社會生產力低下,很多地方都隻是小農經濟為主,百姓們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純粹的商賈的確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而士大夫也推崇耕讀傳家,對於商賈之事很是不屑一顧。
認為這是下等人才會去做的事情。
但這是宋以前的社會架構。
自宋朝以來,南方被開發的越加繁榮,商路特彆是海路越發通暢,這直接就導致商賈之事開始越發繁盛起來。
但宋朝時是士大夫掌權的一個時代,所謂的商賈,其實就是士大夫家族的白手套而已。
等到元朝時,那更是演都不演了。
很多官員士大夫家族更是直接就參與到了經商之中,利用手中的職權以權謀私。
畢竟元朝實行的是包稅製,對於南中國基本就是隻管收稅,彆的一概不管的狀態。
而士大夫和商賈的合流,也是導致元朝民不聊生,爆發內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也是為何等老朱登上皇位後,最討厭的就是文官和商人,瘋狂打壓這個群體了。
因為他小時候,全家人就是因為這些人相互勾連,被活活餓死的。
但這種打壓,卻並沒有把這些人壓下去。
商人和士大夫群體合流,在明朝中後期愈演愈烈。
特彆是從嘉靖中後期開始,官員那更是演都不演了。
所謂的晉黨,就是晉商在背後支持的一個朝廷黨派。
晉黨最風光的時候,甚至連內閣首輔都是他們推舉上去的,甚至還要行虛君之事,直接掌控整個大明。
而之後的東林黨也不遑多讓,所謂的東林書院,其實就是浙黨所創立,也是其背後真正的金主。
京城之中,各種地方商會的會館堂而皇之的開在那裡,官員更是堂而皇之的從其中出入。
在明朝中後期,其實真正能夠決定這個國家走向的,早就已經不是皇帝和官員,而是那些藏在幕後各個黨派的集體意誌了。
而現在藍武要做的,就是要把士大夫這個群體,和商人這個群體給重新分割開來。
不但要讓他們無法合流,而且還要給他們製造對立,加強商人的力量,讓他們去動搖士大夫群體在江南地區的掌控力。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