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四年,六月!
一騎快馬從南邊疾馳而來,極速衝入了藍武的大將軍府。
“公爺,有急報!”
來人已經跑的有些脫力了,嘴唇乾裂,一臉風霜,一頭從馬上摔了下來,但手中卻依然還死死的攥著那一封密報。
當藍武得到消息,趕過來的時候,這驛騎已經因為脫力徹底暈了過去。
藍武從他手中拿起紙條看了一眼,臉上瞬間就是一凜。
“怎麼了?”
聞訊同樣趕過來的朱芷容不由問道。
“是天災!”
“江南大雨,導致雲夢澤水位暴漲,淹沒了下遊沿途好幾個州府,整個江南全部遭災,糧食減產,甚至絕收,南方如今已經是一片汪洋了。”
“什麼?”
朱芷容聞言臉上不由一變。
前年北方大雪幾乎下了兩個月,導致北方大部都受到了雪災,這才剛剛過了一年,南方又突然大洪水。
為何這兩年天氣如此惡劣。
“父皇可有什麼指示?”
朱芷容又問道。
藍武聞言搖了搖頭。
“這隻是我們北鎮撫司的密報,陛下即便有聖旨應該也不會這麼快就過來。”
“更何況,若是江南不穩,那北方就更要穩如泰山,我估計父皇應該是不會讓我去做這件事的。”
藍武其實是想要去一趟江南的。
大災必定伴隨著大疫,若是他去的話,說不定還能依靠前世的學識,多給一些防疫的建議,減少疫病的爆發速度。
但顯然如今既然南方動蕩,北方的穩定就尤為重要。
恐怕他就更不可能輕易動了。
此刻的藍武才開始真切的感受到什麼叫做分身乏術的感覺。
也感受到曆史上的大明,在治國時麵臨的窘境。
大明所麵臨的局麵,其實比之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難受。
除了北方草原上因為元朝,被加強了一大波的草原民族之外,以及南方空前強大的士紳集團之外,另外一個最終讓大明走向滅亡的關鍵因素就是小冰河紀。
小冰河紀的開始時間在曆史上一直有爭論,有說是從萬曆年間開始的,有說從弘治年間開始北方就開始逐漸變冷了。
甚至還有說其實元朝末年就已經進入了小冰河紀。
整個有明一朝一直都在小冰河紀內。
但無論哪一種說法,明朝經曆了整個小冰河紀這是公認的事情。
甚至天災也是導致大明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今雖然隻是永樂時期,還沒有那誇張,一場天災就能讓大明走向滅亡的程度,但卻也能夠實實在在的改變朱棣的戰略。
本來他和藍武說好的,兩到三年之內就會發兵北伐,徹底解決蒙古,至少也要解決掉韃靼部的,但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恐怕是很難實現了。
這一場洪災之下,恐怕要比大明打一場大規模戰爭,所要消耗的糧食儲備都要多。
而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那還說什麼打仗啊!
果然,藍武猜測的不錯,他一直在北平等了兩個月,也沒有接到朱棣任何形式的奏疏。
既沒有讓他回去,也沒有說如今朝廷中的局麵如何。
倒是朱高熾來了一封私人性質的密信,讓他稍安勿躁,繼續維持和蒙古人的穩定,莫要強啟邊釁。
藍武看完這封信之後,沉默了片刻,便直接把這封信燒了,然後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完全和之前沒有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