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武自然不會這麼認為。
那麼可能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朱棣還是心疼這個兒子,即便知道這樣做,未來會有一些隱患,但最終還是隨了朱高煦的意。
一想到這裡,藍武卻是突然就有了一些失望。
直到此刻他才發現,原來和自己想法最為合拍的人,從始至終都隻有那位洪武大帝而已。
恐怕也隻有他才會狠得下心,把自己的諸多兒子分封去海外。
如今太原送走了晉王朱棡,卻是又迎來了漢王朱高煦。
這位漢王去往太原,當年朱棡需要承擔的責任,他不再需要承擔,但他有一種預感,朱棡造的孽,恐怕這位漢王還要再造一次。
“夫君,你不開心?”
旁邊的朱芷容明顯感受到了藍武的心緒變化,不由問道。
“嗬嗬,沒什麼!”
“隻是感覺你二哥若是來了太原就藩,恐怕咱們就要閒不住了。”
他笑著道。
即便是麵對朱芷容,有些事情,他也是不可能真就如此說出口的。
畢竟他如今乃是戍守邊境,手握幾十萬大軍的大將軍,身份敏感,若是他不想要朱高煦來太原就藩的想法傳揚出去。
那恐怕就連朱棣也會對自己猜忌的。
朱芷容聞言卻是歪著腦袋看了藍武一眼,直覺告訴她,藍武這一次應該是並沒有把話說儘。
但她卻很是聰明的沒有再追問。
時間悄然流逝。
眨眼永樂四年就悄然過去,時間來到了永樂五年正月。
藍武不知不覺間已經在北平戍守了兩年時間。
本來若是沒有南方那一場大災,今年差不多就是北伐之年了。
但可惜,南方這一場大災,卻是讓大明至少消耗了兩場北伐所需要的物資、糧食,自然北伐就隻能延後了。
北平大將軍府中,藍武又一次接到了京城送過來的奏疏。
從永樂五年開始,朝廷正式把北平改名為北京,設立北直隸,朝廷實行兩京製。
其實在今年第一次大朝會上,朱棣甚至直接當庭就提出了遷都的設想。
不過這件事卻是直接就被群情激憤的奏疏給淹沒了,文臣們反對的理由很充分。
北平那是什麼地方,那是舊元的大都,我堂堂華夏禮儀之邦,怎麼可能去一個蠻夷的都城設立為京城呢?
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當然這隻是明麵上反對的原因。
實際上,此刻即便嘴上不說,但實際上這些朝廷中占據大多數的南方官員還是看不上北方的。
讓他們這些南方人跑去北平去做京官,他們是打心底裡不想去的。
至於武勳,其實大多數都是懶得動彈。
他們這些人在京城紮根了幾十年了,若是北遷都城,那武勳們毫無疑問都是要跟著皇帝走的。
即便不是全部,也至少有八成要跟著去。
他們即便是武勳,但誰不想要在錦繡繁華的江南逍遙,偏偏跑去北方的苦寒之地吃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