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永樂六年之後,時間好像徹底按下了快進按鈕。
三月,藍武去了一趟努爾乾都司,查看那裡開荒的情況,發現新建立的大城吉林城附近,已經有將近十萬畝土地已經被開發了出來。
而且隨著天氣轉暖,這些片土地已經陸續的開始種上了一些糧食,如今就看今年的收成會如何了。
甚至收成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下一階段朝廷對努爾乾都司開發的支持程度。
其實說起來,在原本的大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其實關外一部分土地已經被大明完成了開墾。
而且關外也建起了很多的衛城。
但這些城幾乎都是下麵的武勳、將官、百姓自發的舉動,從始至終朝廷都沒有給予過任何一丁點的支援。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關外的明軍成分其實非常複雜,其中有很多其實就是當年的女真人歸化之後,加入進來的。
而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明朝末年關外的情勢突然惡化,努爾哈赤起兵造反後,北方邊鎮的武勳、將官,其實有很多都是和他有關聯的。
甚至像李成梁這樣的,就是明確在養寇自重。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北方的這些武勳們,才能聯合北方士紳一起對抗南方因為走私南洋,而賺的盆滿缽滿的江南士紳。
這個是大明中後期基本的政治勢力格局。
南方的是東林黨,北方的是晉黨。
而在最後,在東林黨通過各種方式使壞,徹底在朝堂上一家獨大之後,晉黨以及北方的勢力被徹底的趕出了朝堂。
但他們被趕走了,但他們的勢力還在。
於是,他們就開始更大規模的和努爾哈赤以及後來的皇太極合作。
給他們提供人力物力,甚至是錢糧。
也正是這個原因,最終釀成了清兵入關,滿清韃子入主中原的慘劇。
可以說在原本的曆史上,大明並不是亡於滿清之手,而是亡於內鬥。
南方和北方,從宋朝開始就一直存在了上千年的內鬥。
而現在藍武既然坐鎮了北平,那麼他在利用朝廷下南洋削弱江南士紳們力量的同時,自然也要削弱北方這些一直想要和關外勢力做生意的士紳、甚至是武勳的力量。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這一股力量還沒有形成的現在,先一步把關外開發出來。
讓關外也成為大明的一股政治力量,而不必依附這些北方士紳。
甚至他覺得這一股政治力量,將會是未來能夠徹底改變大明的主要政治力量。
五月。
從努爾乾都司運回來的第一批木頭終於抵達北平,北平這邊的三大殿,以及整個皇城終於可以開工了。
說實話連藍武自己都沒有想到,未來鼎鼎大名的明清故宮,最終會在點頭的手上一點一滴的建起來。
自己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見證曆史了啊!
八月,一封從京城過來的密奏送到了藍武的手裡。
因為努爾乾都司的產量出來之後,震驚了極多的人,南方很多士紳都開始動了心思,想要前往努爾乾都司分一杯羹。
於是,更多的人力物力還是集結,準備往努爾乾都司來。
當然如果隻是這樣,那秘奏也就不算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