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平的藍武很快就從北鎮撫司的消息渠道,獲悉了姚廣孝的動向。
畢竟這一次姚廣孝是大張旗鼓,算是衣錦還鄉的去福建的。
他這一次回去是真的衣錦還鄉。
而不是和原本曆史上一般,回去時被眾多同門同道,甚至同鄉唾棄,羞於與他相見。
那時候的姚廣孝因為輔助朱棣靖難成功,本以為自己功成名就,可以光宗耀祖的,結果回去之後,卻是發現自己家的祖墳都被人扒了。
親人更是根本就不願意和他相認,他倒是沒想到自己卻是成了過街老鼠。
其實這些事情是可以預見的。
畢竟在原本曆史上,朱允炆這個建文皇帝乃是得到了江南所有士紳的支持的。
而建文皇帝也非常信賴這些江南的士紳。
為了得到他們的幫助,可謂是無所不為,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連稅都停了。
本來文官們夢想中的士大夫與皇帝共天下的時代立馬就要到了,結果卻是朱棣和姚廣孝一起把他們的美夢直接打的粉碎。
讓他們再次回到了現實之中。
這是實打實的讓他們損失了極多的利益的。
他們不敢恨朱棣這個皇帝,但對於姚廣孝這個助紂為虐的家夥那自然是恨不得生吞其肉的。
也正是因為當年的那些遭遇,在原本的曆史上,姚廣孝的後半生幾乎全部都用在了和儒家鬥法上。
出了好多書籍來批判儒家學說。
隻可惜,那個時候他終究是人微言輕,即便他已經是大明的黑衣宰相,但想要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來對抗,依然還是螳臂擋車,根本就不堪一擊。
更何況在原本的大明,還有朱高熾這個太子幾乎旗幟宣明的站在了文官這一邊,這就讓姚廣孝更難以撼動儒家在大明的地位了。
但如今卻是不同。
因為沒有靖難,文官也從來都沒有篡取過權利的中心,朱棣更不是篡位做的皇帝,沒有任何身後之名的擔心。
朱高熾更是剛剛旗幟鮮明的站隊了一次藍武這個涼國公。
這些原因加起來,讓儒家在朝堂上的聲音其實並沒有變大多少,雖然比起洪武朝時,隻能當老朱的應聲蟲,加秘書的角色,現在能稍微好一點了。
但也好的有限。
他們終究是沒能掌握住一兵一卒的軍權。
而隻要沒有軍權在手,他們即便鬨騰的再厲害也根本不堪一擊。
隻要朝廷想要收拾他們,隨時都可以做到。
區彆,隻是要下定決心付出的代價到底有多大而已。
也正是這些不同,讓藍武在看到北鎮撫司給他送來的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件事。
這一次朝廷恐怕是要給福建那些士紳們來一記狠的了。
朱棣終究還是沒能忍住手中的屠刀,要朝著文官們揮下去了。
再加上姚廣孝都親自去了。
那這一次恐怕就不隻是殺人那麼簡單了,恐怕還要誅心。
藍武想到這裡不由的就覺得有些好笑。
畢竟在原本曆史上,姚廣孝是真的抱著衣錦還鄉的態度去的,他想要的那些文臣能夠接納他。
但可惜等來的卻隻有謾罵和侮辱。
但現在經曆過藍武新思想,以及原本大明曆史的洗禮之後,藍武覺得這位傳說中的黑衣宰相的思想恐怕是真的有了升華的。
他這次去恐怕不會和儒家善罷甘休。
而搞笑的是,因為沒有經曆過靖難,這一次福建的士紳們根本就不會恨姚廣孝,相反,他這次恐怕會得到福建儒家大儒的熱烈歡迎。
恐怕直到他亮出獠牙之前,都不會有人知道他是去掀場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