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武這一晚和朱棣幾乎算是徹夜暢談。
敲定好了極多他前往西域時的事情。
直到後半夜,徐儀華都派遣宮女過來催促他們時候,朱棣才算是結束了這一場算是意猶未儘的談話。
“那事情就這麼定了。”
“你明天回去之後,就好好準備準備吧!”
“此去若是能打通通往西域以西的古代絲綢之路,那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
“到時候我們便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對兀良哈動手了。”
朱棣滿臉笑意的開口。
“是!”
“兒臣定然不辜負父皇期望。”
藍武趕忙滿臉認真的恭敬行禮。
“國公留步!”
“瞻基其實還有一些不太懂的事情,想要請教國公!”
朱瞻基之前是真的如他所說,全程都是默默聽著,沒有發表半點自己的意見的。
但現在他卻是緊趕慢趕的追上了藍武,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好說!”
“太孫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就是,我作為太孫的師父,之前一直沒有儘責,現在有這個機會了,那自然是知無不言的。”
藍武笑嗬嗬的道。
他其實能利用神眼看的出來,此刻的朱瞻基對他從內心深處來說,依然還是充滿了警惕和排斥的。
或許這是朱瞻基作為未來的儲君,對他天生的敵意。
畢竟他現在的權勢實在是有些太大了。
但既然朱瞻基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表現出了極高的城府和政治素養,那藍武自然也是樂於和他演一出好老師和好學生的戲碼的。
畢竟這對他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隻有他和朱瞻基的關係好了,未來朱棣去世的時候,才能放心的把自己的兒子和好聖孫托付給自己。
自己的權勢才能從永樂朝延續到下一朝。
“我之前聽國公和皇爺爺討論,說要重開古絲綢之路,甚至還想要利用這條古道一直往西探索,那是不是我們可以把京城遷都到長安去啊!”
“畢竟無論是漢還是唐,都城都在關中長安,或許隻有我們把都城遷到那裡去,才能徹底把古絲綢之路給撐起來。”
朱瞻基一臉認真的問道。
此刻大明對於遷都的話題一直都沒有斷過。
畢竟南京這地方是真的不適合作為一個大一統國家的都城存在。
因為他處在長江下遊,一旦北方出了亂子,叛軍隻要占據了長江上遊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順流而下,直擊南京。
當年南宋死守襄陽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襄陽丟了,那蒙古兵便可以順流而下,迅速占領整個南宋,那整個南宋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而朱元璋當年能快速的打下南京,其實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對於南京作為首都的缺點,朱元璋自然也是明白的。
當年朱標還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在派遣朱標四處考察,確定遷都位置了。
而且那個時候朱標也是去過長安考察的。
甚至他就是在去長安的時候,感染了風寒最終去世的。
當年若是朱標不死,大明的都城甚至真有可能在洪武朝就遷都去了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