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改革的本質其實就是讓他們這些衛所指揮使,衛所千戶、百戶,失去對底層軍戶的絕對控製權。
讓他們讓渡出來一部分權利,分給一些從那些軍戶之中走出來的精銳。
這樣的改革,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不願意的。
而且這個楊藩顯然是害怕藍武來了哈密衛之後,二話不說先把哈密衛給改了。
他這才不願多見藍武,直接躲開了的。
畢竟在他的想法中,藍武此去乃是去藏區冊封活佛去的,在哈密為應該是待不了多長時間的。
而他隻要錯過了藍武在這裡待的時間,自然也就安全了。
“倒是小心思多啊!”
藍武感慨了一句,卻也不再理會此人。
他很清楚像楊藩這樣的人,在整個大明底層的武勳中比比皆是,而且如今改革的話,這些人雖然會不滿,但卻也不敢怎麼著。
但一旦錯過了朱棣這個馬上皇帝,再往後等個幾十年再想要改製,那才是真的難上加難,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
也正是因此,無論是後來的蔡鍔改革,還是張居正等人的改革,卻也隻敢改革文官內部,而不敢對衛所製度改革半點。
因為到了明朝中後期,所有人都很清楚,大明很多製度都已經爛到了骨子裡,特彆是衛所製度更是如此。
但即便這個製度再爛,卻也支撐了大明兩百多年了。
其內部早就形成了一種內部的運行邏輯了。
而若是一旦進行粗暴的改革,而中央又沒有足夠的精銳兵力威懾,那很有可能改著改著就把整個大明給改沒了。
而這也是朱棣和藍武這次對改革如此堅決的原因。
因為兩人都看的出來,大明的衛所製度若不在永樂朝進行改革,那麼以後想要改更是千難萬難。
至於這期間,那些對這個製度不滿意的人,那自然是要在不久的將來掃進垃圾堆裡的。
就像這個楊藩一般。
所以藍武也就懶得和他計較了,倒是忠順王,既然來了,藍武覺得自己就很有必要見一見了。
而隨著藍武的吩咐,很快忠順王脫脫就出現在了藍武的麵前。
這位王爺看起來足有兩米,身高力壯,看起來就像是一頭牛。
他一見到藍武,第一時間直接就單膝跪地朝著藍武行了一個軍禮。
“末將脫脫,見過大將軍!”他一臉認真的開口道。
“哎呦,使不得啊!”
“您是王爺,我是國公,哪有王爺給國公行禮的啊!”
“忠順王快快請起。”
藍武笑著上前,直接就把這位忠順王給扶了起來。
而此刻看著麵前這個大漢,藍武更是沒來由的產生了一種親切感。
他有神眼,如今看麵相也算是有些心得了。
隻一眼,他就覺得,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手下人選。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