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到藍武的答複,臉上那份溫和的笑意更濃了幾分。他停下腳步,轉過身,背著雙手,仰望著頭頂的明月,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好!朕就知道,你小子不會讓朕失望。”朱棣的聲音低沉有力。
“既然北鎮撫司的密探已經在探金帳汗國的情況,那便放開手腳繼續去乾。”
“前期準備工作,你儘管去做,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雖然最近幾年無法發兵攻打,但我們的影響力要到那裡,要讓那裡的人知道我大明的威嚴。”
“總有一天,朕要讓大明的旗幟,插到那裡去!”
“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托。”藍武沉聲應道。
藍武發現,即便已經做了十多年的皇帝,但朱棣的雄心壯誌,卻從未改變。
這對藍武來說自然是大好事,因為他是武將,隻要還有仗打,那他就還會被倚重,就不存在被清算的危險,這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兩人又就金帳汗國的地理形勢、風土人情以及可能的進軍路線,簡單地交換了一些意見。
朱棣的洞察力和決斷力,讓藍武再次感受到了這位帝王的強大。
他如今對於遙遠西方的了解,也超出了藍武的預料。
顯然,這些年朱棣也並非是什麼都沒有做。
他比起曆史上原本的自己,恐怕要更清醒,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一番談論之後,朱棣話鋒一轉。
“藍武,如今你既已回京,京營大帥一職,不知你可有興趣?”朱棣的聲音很平靜,像是在詢問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藍武心中一動。
他如今還是大將軍,理論上來說,其實本來就是京營大帥。
不過現在朱棣這麼問他,恐怕是有意試探他的。
京營大帥,這可是手握重兵,位高權重的實職。
如今擔任此職的,乃是魏國公徐輝祖。
朱棣將他從北平調回京城,賦閒了半年,很快便又讓他坐鎮京營。
但京營二十萬人,自然不可能隻讓一個國公全管,如今藍武回來,或許朱棣有意讓他去分徐輝祖的權。
當然這也隻是藍武自己的猜測,但對於他來說如今的權勢已經足夠了,暫時不太想插入到和魏國公府的爭鬥中去。
所以藍武沒有絲毫遲疑,他搖了搖頭。
“父皇,兒臣剛回來,還是想要歇一歇。”
“而且徐國公久經沙場,忠心耿耿,京營有他已經足夠了,兒臣就不去添亂了。”
藍武說得很誠懇,他不知道朱棣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這的確是如今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朱棣的臉上並沒有露出意外之色。他隻是靜靜地聽著,直到藍武說完,才輕笑了一聲。
“你小子啊,倒還是這性格。”
朱棣拍了拍藍武的肩膀。
“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