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殿下,這裡,你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大明。”
藍武的回答平靜得可怕,卻像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朱瞻基的心上。
朱瞻基的呼吸一滯。
他環顧四周,看著那些在泥濘中掙紮求生的人,看著那些麻木、絕望,卻又頑強活著的麵孔。
這才是真正的大明?
那他從小看到的,那些歌舞升平,那些萬國來朝,那些翰林們歌功頌德的,父祖們開創的永樂盛世,又是什麼?
是假的嗎?
“師父,我不明白。”朱瞻基的聲音有些乾澀,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你覺得,我們大明如今,有多少人能吃飽飯?”藍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朱瞻基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他不知道。
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大明地大物博,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吃飽飯,難道不是最基本的事情嗎?
“我告訴你。”
藍武的目光悠遠,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肮臟與破敗,看到了整個龐大的帝國。
“如今的大明,即便是我們腳下這座天子之城,也依然有至少一成的人,在溫飽線上掙紮。”
“放眼整個大明,這個數字,至少要到三成。”
“也就是說,我大明四萬萬子民,至今仍有超過一萬萬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每日依舊有人餓死,依舊有人在賣兒賣女,依舊有人在啃食草根樹皮。”
“啊!”
朱瞻基的腦子裡,仿佛有驚雷炸響。
三成!
一萬萬!
這些冰冷的數字,比眼前這片貧民窟帶來的衝擊,還要巨大百倍。
他一直以為的盛世,原來隻是冰山浮於水麵之上的那一角。而在那看不見的水麵之下,是如此龐大而沉重的苦難。
“可……可翰林上表的奏疏上說,我朝遠邁漢唐,已是千年未有之盛世……。”朱瞻基喃喃自語,他從小建立起來的世界觀,在這一刻,開始了劇烈的崩塌。
“沒錯,這已經是盛世了。”
藍武的話,再次顛覆了他的認知。
藍武指著周圍那些麵黃肌瘦的百姓:“你看他們,雖然活的很苦。但他們至少還活著,還有一口氣在,而在前元,在曆朝曆代,即便是文官們歌功頌德的文景之治,即便是大唐最繁盛的開元盛世,都沒有我如今我大明養活的人口多。”
“他們在那些史書記載不到的地方,凍餓而死的人也更多。”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
“隻要這天下的糧食,還是靠著農人一鋤頭一鋤頭刨出來的,便會受到天災的限製,隻要布匹還是一寸一寸織出來的,那麼,這天下就永遠不可能人人富足,總有人要被犧牲,總有人要被壓榨。”
“這一點,彆說是我,就算是你皇爺爺,就算是太祖爺再世,也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隻是讓這個數字,變得小一點,再小一點。”
朱瞻基沉默了。
他看著藍武,看著師父那張平靜的臉,第一次感覺到,這位無所不能的師父,話語中竟然也帶著一絲無力。
連師父都無法改變的事情。
連皇爺爺都無法改變的事情。
那他呢?他未來,能改變嗎?
一直跟在後麵的趙子野,此刻臉上卻是有一些不以為意。
似乎也並沒有因為藍武這些話而觸動。
但他卻不得不承認,這位涼國公,似乎並非是他想象中那樣,隻知弄權的跋扈武夫。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