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是時候安排了
想著這些煩心事,朱棣的腦海裡,又一次浮現出了那個年輕的身影。
藍武。
這些事情,似乎也隻有交給他來做,自己才最放心。
畢竟,他是自己的女婿,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帥才,而且對於海外之事也最有經驗。
當初自己二哥、三哥,還有朱允炆等兩個侄兒不都是藍武安排的嗎?
由他來執行,最合適不過。
正好,遷都之事已近尾聲,這位涼國公也差不多該從那一大堆繁雜的瑣事中脫身,是時候給他找點新的事情做了。
朱棣心中有了計較,但麵上卻是不動聲色。
遷都大典,萬國來朝,這些都是眼前的頭等大事,不容有失。
至於如何處置朱高煦,如何安排藍武,這些都可以往後放一放。
畢竟,即便再急切,也要等那支承載著他無儘期望的船隊,從大洋的另一端回來。
而根據鄭和之前派快船傳回的音信,最遲明年初,船隊便將滿載而歸。
到時候,再做決斷不遲。
涼國公府。
藍武自然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
與皇帝朱棣不同,他關注的,不僅僅是鄭和的那支主船隊。
如今大明的下西洋船隊,早已不是當年那般單一的航線。
在藍武的建議下,船隊早已分成了兩支。
一支,由鄭和統領,抵達南洋之後,便折而向東,去探索那片被後世稱為美洲的,全新的大陸。
而另一支,則由湯和的嫡孫,湯文喻統領,沿著傳統的航線,一路向西,深入西洋,最遠甚至抵達了被後世稱為非洲的紅海沿岸。
湯文喻,是藍武親自向朱棣舉薦的。
此人不僅是湯和的後人,根正苗紅,更難得的是,他沒有勳貴子弟的驕奢之氣,為人沉穩,精通航海與商貿,是藍武刻意培養起來的,自己這一係的人。
之前,這兩支船隊返航的時間,都是特意錯開的,以便於朝廷能夠從容地接收、處理船隊帶回來的海量貨物與信息。
但這一次,卻是個例外。
東去的船隊與西去的船隊,根據傳回來的消息,將會在差不多的時間,一前一後,抵達北京。
兩支龐大的艦隊,滿載著來自世界兩端的奇珍異寶與財富,同時回歸。
這絕對是大明開國以來,少有的一樁盛事。
更何況還有鄭和首次抵達北美洲後的首次返回。
藍武站在書房的輿圖前,看著那張由他親手繪製,標注著無數航線與地名的世界地圖,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他知道,當這兩支船隊回來的時候,帶來的,將不僅僅是財富。
更是一場,足以改變整個大明,乃至整個世界格局的,巨大風暴。
而且根據藍武的了解,這一次下西洋回來之後,朝廷應該就會徹底放開海禁,從此之後隻要有能力的,無論是誰,都可以出海謀生了。
這件事從洪武末年開始推進,一直到如今,已經快二十年時間,總算是要完成了。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