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的亡命跋涉,如同在刀尖上舔血,耗儘了這個臨時拚湊隊伍的最後一絲氣力。當陳留城那低矮卻厚重的夯土輪廓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時,隊伍中爆發出壓抑已久的、劫後餘生的微弱歡呼。然而,歡呼聲未落,前方探路的鄉勇連滾帶爬地奔回,臉上血色儘褪,聲音因驚懼而嘶啞:
“報!蔣……蔣公子!陳留方向!大隊人馬!打著‘曹’字旗號!黑壓壓一片,怕有上千人!正朝我們這邊開來!”
“曹字旗?”蔣毅疲憊的眼中驟然爆射出精光,如同暗夜中點燃的火炬!曹操!曹孟德!那個即將在亂世中攪動風雲的梟雄,竟如此之快地出現在陳留!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迅速下令:“停止前進!列隊!趙雲、徐庶,約束部眾,不得喧嘩,不得妄動!蔡大人,小姐,請稍安勿躁!”
他整理了一下沾滿塵土和血汙的衣袍,努力挺直因疲憊而微駝的脊背,目光如炬地望向煙塵騰起的方向。這不是威脅,這是天賜的契機!借曹操之勢,方能在即將到來的滔天巨浪中立足!
不多時,沉悶而整齊的腳步聲如同滾雷,越來越近。一支軍容肅殺、旗幟鮮明的隊伍出現在視野中。千餘兵卒,雖甲胄新舊不一,但行列齊整,步履堅定,眼神中帶著一股新銳的殺氣與壓抑的悲憤。為首一將,騎在一匹神駿的黑鬃馬上,身材不高,甚至略顯矮壯,然其端坐馬背,淵渟嶽峙,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威勢。麵容微黑,頷下短須,一雙細長的眼睛開闔之間,精光四射,銳利如鷹隼,仿佛能洞穿人心,此刻正帶著審視與探究,掃視著蔣毅這支疲憊不堪卻秩序井然的“難民”隊伍。正是曹操,曹孟德!
蔣毅深吸一口氣,排眾而出,大步迎上前去,在距離曹操馬前十步處站定,拱手為禮,聲音清朗,不卑不亢:“前方可是首倡大義、誓誅國賊的曹孟德曹公?在下蔣毅,久聞曹公忠義之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尊顏,幸何如之!”他刻意側身,鄭重引薦身後馬車,“這位,便是剛從董卓老賊魔爪之下,九死一生脫險的海內文宗——蔡邕蔡中郎!”
“蔡中郎?!”曹操聞言,臉色驟變!那銳利的目光瞬間鎖定在蔡邕身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與狂喜!他幾乎是滾鞍下馬,動作快得驚人,幾步搶到蔡邕車前,不顧塵土,深深一揖到地,聲音帶著激動與無比的敬重:“操不知中郎大駕在此,有失遠迎,萬望恕罪!洛陽慘變,宮闕蒙塵,操日夜憂心如焚,恨不能插翅飛赴京師!中郎乃國之柱石,文脈所係,竟遭此大難,操……操痛徹心扉!幸得天佑忠良,中郎無恙!此乃大漢之幸!”他言辭懇切,情感真摯,毫無矯飾。
隨即,曹操猛地抬頭,目光如電,重新射向蔣毅。那目光中充滿了審視、好奇,還有一絲毫不掩飾的激賞:“蔣公子!真乃少年英雄!竟能從龍潭虎穴之中,護得中郎周全,穿越數百裡險途至此!操欽佩之至!”他話鋒一轉,帶著探究,“隻是……操乃譙縣一逃官,微末之名,公子如何識得在下?”
蔣毅心中早有腹稿,從容應道:“曹公過謙!公昔日於洛陽,孤身仗劍,夜闖張讓府邸,欲為國除奸,雖功敗垂成,然其膽魄,震動京華!後棒殺蹇碩叔父,執法如山,不避權閹!此等忠肝義膽,天下有識之士,誰不敬仰?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憤!蔣某雖僻居夷州,亦知天下大勢!料定值此國難當頭,首舉義旗,號令群雄共誅國賊者,非曹公莫屬!今日一見,公之軍容整肅,士氣如虹,果然名不虛傳!”他巧妙地將曹操的“逃官”身份轉化為“被迫害的忠良”,更將其置於“首倡大義”的道德高地,字字句句敲在曹操心坎上。
他頓了頓,側身指向身後那百餘名雖疲憊卻依舊保持著基本隊列的百姓:“洛陽陷落,生靈塗炭。這些皆是倉皇逃出的無辜黎庶,蔣某不才,沿途收攏,隻求護其一線生機。途中,幸得陳留張邈太守麾下主簿,陳宮陳公台先生仗義援手,率部曲截擊追兵,我等方得喘息之機!然……公台先生為護百姓周全,身先士卒,力戰重傷……”蔣毅語氣沉痛,引著曹操走向陳宮的擔架,“至今昏迷未醒!”
“公台!是公台!”曹操顯然與陳宮相熟,且交情不淺。他搶步上前,看著擔架上陳宮那張因失血過多而金紙般的臉、胸前厚厚的染血繃帶,眼中瞬間湧上痛惜與怒火,猛地一拳砸在自己掌心:“公台高義!真義士也!操必遍尋名醫,傾儘所有,定要救活公台兄!”他霍然轉身,再次看向蔣毅,目光已不僅僅是激賞,更帶著一種發現瑰寶的灼熱:“蔣公子!不僅勇救文宗,智脫險境,更能於亂軍之中護佑百餘名流離百姓至此,臨危不亂,調度有方!此等統禦之才,世所罕見!操,敢問公子,可願與操共襄義舉,招募天下英雄,會盟諸侯,興兵討伐國賊董卓,解民於倒懸,複我漢室河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的聲音如同洪鐘,激蕩在初平元年陳留城外的原野上,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豪邁與力量。
蔣毅挺直腰背,迎著曹操灼灼的目光,斬釘截鐵,聲震四野:“誅除國賊,解民倒懸,正是蔣某平生夙願!曹公振臂一呼,天下響應!毅,願效犬馬之勞,追隨曹公,雖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好!好!”曹操連道三聲好,激動地一把抓住蔣毅的手臂,“得蔣公子,如虎添翼!操之大幸!討董大業之大幸!”
兩支隊伍就此合流,聲勢頓壯。曹操命親兵妥善安置蔡邕、傷員及百姓,自己則與蔣毅並轡而行,緩步向陳留城方向走去。夕陽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一路之上,兩人縱論天下,從董卓西涼軍的戰力構成、內部派係傾軋,到其剛愎殘暴、貪婪短視的性格弱點;從關東各州牧郡守袁紹、袁術、韓馥、劉岱等)可能的反應、各自的野心與矛盾,到糧草轉運之艱難、民心向背之關鍵……蔣毅的分析,引經據典多借蔡邕所述或潁川見聞)卻又不拘泥於古,切中時弊,鞭辟入裡。他對後勤保障的重視“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糧之軍,不戰自潰”),對凝聚民心士氣的強調“誅董乃大義所在,然須使士卒知為何而戰,百姓知為何而供”),以及對諸侯可能各懷異心、難以真正協同的深刻洞察“名為討賊,恐實為爭利”),無不令曹操拍案叫絕,引為曠世知己!他看向蔣毅的眼神,已從最初的欣賞,變為一種近乎狂熱的重視與倚賴。
當晚,大軍在陳留城外紮下連營,篝火點點,如同星落平野。中軍帳內燈火通明,曹操與心腹將領夏侯惇、曹洪等)及新得的蔣毅、徐庶等人商議至深夜方散。
蔣毅拖著疲憊的身軀,先去看望了戲誌才在陳留守軍醫士協助下,病情暫穩,已能進些流食)和陳宮依舊昏迷,但脈搏較前有力)。當他掀開自己營帳的門簾時,卻見一個清麗的身影,沐浴著帳外清冷的月光,靜靜佇立其中。是蔡琰。
“蔡小姐?”蔣毅微感訝異。
蔡琰轉過身,月光勾勒著她柔美的側影,眼中帶著一絲離彆的悵惘:“蔣君,父親……已與曹公深談。曹公盛情,願提供兗州東郡一處僻靜彆業,供父親隱居避禍,續修《漢記》,整理典籍。父親……已然應允。”她聲音輕柔,如同晚風拂過琴弦,“妾身……自當隨侍父親左右,以儘孝道。”
蔣毅心中了然。兗州是曹操根基所在,東郡遠離洛陽兵鋒,確比江東更近更穩妥,且安全有保障,對蔡邕這等一心著書立說的大儒而言,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悄然漫上心頭,他強自壓下,溫言道:“如此甚好。東郡安穩,蔡大人可摒除俗務,潛心治學,將胸中錦繡文章、漢家典章製度留存後世,此乃千秋之功!待他日掃清寰宇,天下稍定,蔣某必親赴東郡,聆聽大人教誨,拜讀先生巨著!”話語誠摯,帶著對文化傳承的深深敬意。
蔡琰抬起螓首,清澈的眼眸在月光下熠熠生輝,直視著蔣毅:“君子一言?”那目光中,有期盼,有信任,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依戀。
“駟馬難追!”蔣毅鄭重承諾,字字千鈞。
蔡琰唇角泛起一絲極淡卻動人心魄的笑意。她伸出纖纖素手,從貼身的羅衣內,解下一枚用絲絛係著的玉佩。玉佩溫潤瑩白,在月光下流淌著柔和的清輝,形製古樸,雕著一隻栩栩如生的回首鳳凰,線條流暢,顯然是名家手筆,價值連城。她輕輕拉起蔣毅的手,將尚帶著她體溫的玉佩,珍而重之地放入他寬厚卻布滿薄繭的掌心。指尖相觸的瞬間,一絲微不可察的輕顫傳遞過來。
“此玉……乃家母遺物。琰自幼佩戴,未曾離身。”蔡琰的聲音輕如耳語,卻清晰地傳入蔣毅心底,“今日贈予蔣君。望君……珍重萬千。沙場凶險,刀劍無眼……見此玉,如見文姬。”她最後幾個字,幾不可聞,卻帶著千鈞的情意和牽掛。說罷,她深深看了蔣毅一眼,仿佛要將他的身影刻入心底,然後決然轉身,白色的裙裾在月光下劃過一道淒美的弧線,飄然離去,隻留下一縷淡淡的、混合著墨香與藥草氣息的幽香在帳中縈繞。
蔣毅緊緊攥住掌中那枚溫潤的玉佩,仿佛握住了亂世烽煙中一份沉甸甸的、滾燙的承諾與無聲的牽掛。鳳凰於飛,其鳴喈喈。那玉佩上的鳳凰,仿佛在月光下振翅欲飛。
數日後,陳留城內,太守府前廣場。人聲鼎沸,萬頭攢動!一麵巨大的、黑底金字的“曹”字大旗,在初平元年的春風中獵獵狂舞,如同咆哮的巨龍!曹操一身戎裝,按劍立於臨時搭建的高台之上,氣吞山河!在他身後,夏侯惇、曹洪、樂進等將領按劍肅立,殺氣騰騰。蔣毅身著曹操臨時授予的“軍師祭酒”服飾雖無正式官印,但象征極高參謀地位),立於曹操身側稍後,目光沉靜地掃視著下方沸騰的人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廣場中央,數千名新募的義兵,身著各色雜衣,手持簡陋的武器,臉上混雜著激動、憤怒、茫然,但更多的是一種被“大義”點燃的狂熱!他們都是從陳留及周邊郡縣聞訊趕來的熱血青壯,被曹操的檄文和“討董勤王”的旗幟所感召。
曹操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借助簡易的傳聲裝置,響徹整個廣場,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打在聽眾的心上: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矯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誅董卓!清君側!”
“興複漢室!還我河山!”
台下群情激憤,吼聲如雷,聲浪直衝雲霄!無數手臂如同森林般舉起,簡陋的兵器在陽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點將台上,蔣毅靜靜佇立。春風吹動他“軍師祭酒”袍服的衣袂。下方,是洶湧澎湃、即將奔赴戰場的義兵洪流;身旁,是躊躇滿誌、即將開啟霸業的亂世梟雄曹操。
他的目光,卻似乎越過了這喧囂鼎沸的校場,越過了陳留低矮的城牆。
他仿佛看到了那座巍峨的虎牢雄關,即將被諸侯聯軍的鮮血浸透;看到了洛陽城的衝天烈焰,將焚儘百年的帝都繁華;看到了諸侯們道貌岸然下的各懷鬼胎與勾心鬥角;也看到了自己,一個來自異世的靈魂,手握蔡琰溫潤的鳳凰玉佩,懷揣著救死扶傷的仁心與改變曆史的野望,正被這曆史的滔天巨浪裹挾著,身不由己卻又義無反顧地,踏入了這名為“三國”的、最壯闊也最血腥的史詩篇章!
戲誌才在陳留名醫的精心調理和蔣毅不時以現代醫學理念加以指導下,咯血的症狀有所緩解,蒼白的麵容也恢複了一絲血色,此刻正坐在特製的軟椅上,被安置在點將台側後方,複雜地望著下方沸騰的人群和蔣毅的背影。他知道,自己這殘破的身軀,恐怕難以追隨這即將席卷天下的風暴了。
陳宮所在的營帳內,一名親兵驚喜地看到,擔架上那位昏迷多日的陳主簿,蒼白的手指,在無人注意時,極其輕微地、卻無比真實地抽動了一下!仿佛沉眠的靈魂正在掙脫黑暗的束縛。
而那個在洛陽郊外被蔣毅救下、如同受驚小鹿般的女孩甄宓,已被妥善安置在陳留城內一戶與曹操有舊的富商家中。富商膝下無女,待其甚厚。此刻,她正趴在繡樓的窗邊,懵懂地望著城外校場方向隱約傳來的震天呐喊,小手無意識地抓緊了窗欞。她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已因那個在血色荒野中向她伸出手的“蔣哥哥”,悄然偏離了既定的軌跡。
蔣毅收回了遠眺的目光,重新聚焦於眼前獵獵招展的“曹”字大旗和那一片沸騰的、由憤怒與希望彙聚而成的怒濤狂瀾。他緩緩抬起手,感受著懷中那枚鳳凰玉佩透過衣料傳來的、熨帖著心口的微溫。這溫暖,是亂世烽煙中唯一的錨點。他的眼神,在震天的呐喊聲中,變得無比堅定而深邃。
這虎牢關的第一聲戰鼓,將由他親手擂響!這討董的巨浪之巔,已刻下他蔣毅——一個穿越者不可磨滅的名字!
喜歡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請大家收藏:()現代軍醫穿越東漢救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