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十年。
劉據在位共十二年,卻在這一年裡,病倒在了未央宮,大漢才恢複的一點卻在這個時候停下了。
隻因帝國的主人,劉據要不行了,臨終前劉據,留下遺詔,道:“朕崩後,太子平庸,當以留下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趙充國、朱利安五人為輔政大臣!”
留下遺詔後,劉據徹底離開了,於是五大輔臣遵循劉據的遺詔,擁護太子劉進登基即位,改元為始元。
登基之後的劉進,因為在廟號與諡號不多的情況下,又沒有特彆合適的,於是仿照高宗莊公等人舊事。
為劉據特設廟號光宗,與諡號靖也。
全稱為:漢光宗孝靖皇帝。
同樣的劉據沒有太大的功績,反倒是與漢高宗相差不大,但僅憑撥亂反正休養生息這點,劉據的功績又比劉啟強一點。
除了為劉據上廟號與諡號外,還活著的太上皇劉徹,卻又是一個難題了,劉據的史皇後還活著呢。
現在劉進登基了,那史皇後自然是得尊為太後的,可她若是成了太後,太上皇不就與她同級了,而且衛太後雖然是病臥在榻,可是還沒有死呢。
法理法規上就不符合啊,真這樣子的話,兒媳不就成了公公的媳婦了,深思熟慮過後。
劉進尊太上皇劉徹為無上皇,衛太後尊為太皇太後,史皇後自然就成了太後了,如此難題可解。
成為皇帝後的劉進知道自己的平庸,於是軍政大事上都選擇聽從五大輔臣的話,依舊遵循劉據的國策進行治國。
次年,太皇太後病重之際思念成疾與世長辭,無上皇劉徹聞訊病倒,但他卻沒有什麼大事。
…………
始元,四年。
皇宮天乾物燥之下,發生了火災,劉進不小心被火焰燃燒著了,救火及時沒有發生過大的影響。
可劉進卻不知為何,當天夜裡噩夢頻生,次日心氣急促暴斃於朝會上。
迫於無奈,無上皇劉徹親自出馬穩定朝局,自己從而監國,並把太子劉詢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三月之後,劉徹自知自己大限將至,於是提前做好各種安排。
把劉據留下來的五大輔臣喊過來密談,後麵更是把鄧蘇喊過來,當著劉詢的麵,囑咐道:朕命不久矣,太子年幼,朕特封你赤霄劍,若是朝堂上出現奸妄亂政,可手持赤霄主持大局!”
說著,把手裡拿著的赤霄劍,交到了鄧蘇的手裡,看著手裡的赤霄劍,鄧蘇很是坑神。
呆滯的看著手裡的赤霄劍,鄧蘇心中暗想:“大漢開國聖劍,就這麼的交給我了?可我怎麼感覺那麼熟悉呢?”
看著鄧蘇的表現,劉徹心中很是無奈,但還是拉著十來歲的劉詢,囑咐著劉詢,道:“詢兒,此後你在朝堂上,唯有霍光與鄧蘇可信,霍光是留給你的明麵首臣!”
“其若是不在了,當首重鄧蘇,有此二人在,大漢無憂!”
對劉詢說完話之後,劉徹又看向了鄧蘇,略微有些懇求的對他,說道:“朕早些年做出了不少的錯事,如今朕也不強求你為我大漢做些什麼!”
“甚至不論你願不願意輔佐太子,可朕在此請你一定要護住詢兒,我大漢的希望就交到你的手中了!”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自知大限就在這兩日內了,所以徹在此拜托信公了!”
此話一出,劉徹也算是確認了鄧蘇的地位,他就是這一任的信公。
不過劉徹這話在鄧蘇聽來,總感覺好熟悉的感覺,特彆是又賜劍又囑咐後事的,他不禁總感覺這幕熟悉無比。
也幸虧信祖鄧寧不在了,不然高低氣的抓著劉徹領子,罵罵咧咧:“你們秦漢的人真無恥,老子當年乾的事,現在你們又讓我子孫來乾,感情還真把我們鄧氏當作牛馬傳家寶了啊!”
……………
鄧寧罵罵咧咧退出聊天群…
……………
聽完劉徹的交代囑咐後,鄧蘇情緒凝很是重,拿穩手裡的赤霄劍,對劉徹拜禮承諾,道:“無上皇定可放心,小臣立誓不論將來發生什麼,小臣都必定會遵循無上皇的厚恩,會用小臣的這一生去守護好太子殿下!”
無論劉徹做出的這是打得什麼主意,可是鄧蘇在這一刻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光宗皇帝的教導,與父親臨終前的懊悔等等。
他做出了決定,父親當年的遺憾,他必定要代替父親那一份一起做到,畢竟當年要不是他的大伯太過耀眼。
也不會為了鄧氏的未來,將信公位置讓給了他父親,以至於本就是才情不差的鄧解,隻能當個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信公。
還在最後淪落到劉徹口裡,變成了愚笨的阿解,好在沒有其他人知道,不然得笑死鄧解,不過好像現在也同樣被笑。
看著鄧蘇所說的話後,劉徹放下心來了,兩百年來的鄧氏傳承,不說其他四望如何,隻說信公一脈的鄧氏還是很值得信任的。
在這種良好口碑下,劉徹選擇了鄧蘇來做劉詢背後的男人,更是賜他開國聖劍赤霄以此護住劉詢。
喜歡白起死後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白起死後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