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正式滅亡之後,關朝也迎來了最後的時刻,關帝鄧樂親自身著其祖父鄧櫟,年輕時候的戰甲,騎上戰馬親自衝鋒殺敵。
最終落得個戰敗而亡的結果,為此大多數的關軍大將,紛紛與魏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但最後的贏家卻是魏軍。
哪怕是此戰死了非常多的大將,光是兩方戰死的將軍級彆的將領,在史書上的記載就不少於三百人員。
可實際情況卻是,雙方共在西寧戰死的將領級彆就高達上千員,堪稱是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西寧戰役直接就把整個中原天下的近半有生力量都埋葬在了此地,這還隻是光將領級彆的戰役死傷人數,而僅是兵卒方麵的就不亞於近三十萬了。
隻能說西寧戰場上,肉眼可見的望去,除了殘骸與鮮血,還是無儘的鮮血與殘骸,堪稱是一片熾熱的紅火海般戰況。
此戰之中魏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關軍同樣是付出了相同的代價,最終這場戰役伴隨著魏軍勝利,而徹底決出了天下共主。
西寧戰役勝利之後,大關周賢王的九兒子鄧素,奉關軍戰敗之前的周賢王與關帝遺命,手捧帝圭佩持鹿盧、赤霄二劍出城歸降。
對於鄧素此人,曹昂並沒有直接想要殺死,或是剝奪其作為代主大宗的身份走,隻是接受了其手裡的關帝圭,以作為接受了關國的一切。
至於鄧素的安排,曹昂當著眾人的麵,宣布道:“既關已亡,素子且隨朕回師中原,從此往後便世居陳留便是,至於聖劍二柄往後自由陳留之皇關鄧氏主持!”
聞聽的鄧素謝拜道:“下臣鄧素,拜謝陛下恩賜,願與陛下萬年而盛傳也!”
見狀的曹昂滿意的點點頭,他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現在天下歸一了,可不能再讓鄧律主持,恢複成為鄧氏大宗的地位。
不然將會是對大魏的統治地位造成影響,而這皇關鄧氏就是最好的牽製機會,由這個小宗代大宗的鄧氏主脈來主持大局,成為新的鄧氏大宗。
就是不會讓鄧氏重新恢複以往的超然地位,而曹昂實在是不知道的事,這恰恰就符合了鄧律與鄧素的心裡想法。
鄧律自當年出仕以來,就聽從了父親對自己的一些心裡話,要想讓鄧氏徹底化作世家,那就不能再有這麼高的超然地位。
雖然這是當年鄧芏忽悠鄧律的,可鄧律卻把這話給真真切切的當真了,鄧素這方麵確是聽從了周賢王對自己說的囑咐。
他們是小宗代大宗,天然法理上就不如鄧氏大宗,所以歸降之後能低調就低調一些,等個一兩百年後他們就能夠重新踏上官場,掌控朝局而不是為皇帝。
正因為如此,才會選中了鄧素這個不親近任何一派,卻擁有不差才能的九子,作為皇關鄧氏傳承的關鍵人物。
當然在此之前鄧樂就和鄧洛做好了兩手準備,鄧洛負責將自己不親近任何一派的九子,留作為中原的鄧氏主脈傳承者。
而鄧樂則是負責將自己的四兒子,安排遠走西域進入歐洲,投奔那邊的大秦帝國而去,至於能否為皇關鄧氏搏一個未來就看他得運氣了。
至於種族是否會因跟隨著地理環境而改變,對此鄧樂也沒辦法改變,隻要能讓皇關鄧氏傳承下去就行。
哪怕是將來後人之中出了個惡魔,那他也並不介意的,甚至要是能夠以一己之力拉動一個世界大戰,那他也不會有一點後悔。
當然這會不會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現在事情還沒到那一步,誰都無法做出決定,除非藝術學院將祂給落榜?(?????)?
…………
最終解決完所有事後,曹昂就地坐鎮於此,並安排人著手處理關國能在大魏掌控的管理地域,至於暫時無法管控的就隻能先行放棄。
待一切都給處理完之後,這場天下歸一的最終決戰,徹底的落下了帷幕。
從開始到結束,整整的用了快兩年的時間,成功解決掉了最後的阻礙,使得中原天下迎來了第六個大一統王朝。
(秦朝、西漢、新朝、東漢、黃朝)
當然按照實際上來算的話,其實魏朝算是第三個大一統王朝,因為新朝與黃朝的國祚太短,而且還都是過渡王朝,所以史書上大多並不記載為名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而西漢與東漢的化名又叫做前漢與後漢,加上劉備建立的季漢,被史書稱之為一個統一的大漢,共國祚四百餘年。
…………
紹武十二年,公元235年。
大魏聖王曹氏,諱昂。
重新平定了分裂幾十年的亂世,成功恢複了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偉大功業。
偉人是這樣評價的:若是沒有曹昂的存在,或許亂世還將會繼續存在幾十年,以至於上百年都有可能,可以說曹昂此人乃是當之無愧的魏太宗文皇帝也。
——《魏世傳錄·華新改》
喜歡白起死後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白起死後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