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他們要是離開城池還能多活一陣子。"
說完他轉向身旁的傳令兵,"傳令下去,全軍在青陽岔紮營,等左光先的部隊到了再一起行動。"
"張副總鎮,咱們不趁勢攻城?"艾萬年疑惑道。
"練撫院有令,務必全殲神一元部,不可讓其再度流竄,賊寇據城而守,正合我意。
等左光先一到,兩軍一起夾擊,看他們往哪跑!"
與此同時,固原參將左光先率領的三千精銳正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行進,這支隊伍裝備精良,冬天寒冷士卒大多穿著棉甲,還有兩百名騎兵隨行。
"報——"一名探馬飛馳而來,"張副總兵已在青陽岔紮營,距保安三十裡。"
左光先捋了捋胡須。他今年剛滿三十,是陝西的官軍將領中少有的少壯派高級軍官。"
傳令加快速度,務必明日午時前與張副總兵會合。"
親兵湊上前低聲道:"將爺,聽說神一元賊寇已有兩萬之眾,裹挾了不少逃兵,咱們是不是等練撫院率標營到了再一起行動?"
"兩萬?"左光先嗤之以鼻,"其中能戰者不過三四千,其餘都是裹挾的饑民,一觸即潰。"
他拍了拍腰間的佩劍,"這神一元不過是個逃卒,也敢稱王稱霸,我部和延綏鎮加起來五千大軍,蕩平他們沒問題,就不用等練撫院了。"
膚施縣陝西巡撫臨時衙門內,練國事正在書房內仔細審閱輿圖,手指不停地在陝北各州縣間移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上次被克賊衝中軍後,他就儘量避免親自到戰場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句話所有士大夫都牢記於心。
不過這個正好符合左光先的心思,作為年輕高級軍官,他不喜歡文官在旁邊指指點點,除非那個文官真的很會打仗。
"撫院,張應昌和左光先的軍報,"幕僚輕聲進來,呈上兩封信劄。
練國事快速瀏覽完畢,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好,兩路大軍即將合圍,神一元這次插翅難飛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傳令榆林、延安、慶陽各邊堡衛所,嚴加防範,防止賊寇潰散後流竄他處。"
"撫院高明。"幕僚奉承道,"不過......聽說山西那邊橫賊王嘉胤已經突破官軍圍困,流入山西各地,會不會成心腹大患?"
"我是陝西的巡撫,山西事與我無關。讓宋統殷和張宗衡頭疼去吧。"
夜幕降臨,青陽岔官軍大營篝火點點。張應昌正在帳中與諸將議事,忽然親兵來報:"將爺,左參將到了!"
張應昌連忙起身出迎。隻見一隊騎兵疾馳而來,領頭的就是左光先。
"左參將!"張應昌拱手行禮。
左光先翻身下馬,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張總兵,久等了。"
兩人一起入帳,立即開始商討作戰計劃。張應昌指著地圖道:"保安城北高南低,城牆最矮處在南門,隻有兩丈高。賊寇隻是隨意加固了一下,我建議主攻南門,同時派一支偏師佯攻東門,牽製賊寇兵力。"
左光先沉吟片刻:"不妥神一元必料我會攻其薄弱之處,南門防守定然最嚴,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主攻北門,同時派精銳攜帶雲梯攀爬西門城牆。"
兩人商議至深夜,最終決定:張應昌率延綏鎮主力攻北門,左光先率固原兵去西門,另派二百人馬佯攻南門,東門則故意留出缺口,設伏以待逃竄之敵。
"明日寅時造飯,卯時出發,辰時攻城!"張應昌斬釘截鐵地下令。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