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昨晚上開完整編部伍的會議後,今天又召開新的會議,商討轉移方向。鑒於去平涼府已經是共識了,但是走哪條路線還需商議一下。集思廣益總比獨斷專行好。
各位議一下吧。目前看咱們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就是白水、同官、三水、涇州。這一條路除了要翻越馬欄山,還有一個金鎖關擋在路上。那邊有一個守備防守崇禎實錄寫的是都司,應該是清人搞的平替)。所以咱們除了需要翻山越嶺,還得打一場攻堅戰。金鎖關橫在馬欄山出口的。這一條路好處是距離近不少,隻有六百裡路。
另一條路就是走關中兜一圈,走白水、耀州、淳化、邠州、涇州。這一條路好處是沒有什麼山路,也沒有官軍在隘口設立據點。但是要遠幾百裡,差不多有一千裡。且關中富庶,咱們能拿到很多銀兩。沿途市鎮興許還能買到不少馬匹,甚至是武器。
各位商議一下走哪條路。待會都講講自己的道理。最後那邊支持的人多就走那裡。
隨著劉處直說完,下麵開始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他走到了外麵去轉轉。麻陂山黃龍山)的風景很秀麗,山高五裡許,綿延數十裡,盤衍如龍,土色皆黃。或雲:山,常有黃雲罩其上,仿佛如龍搖曳,故名。在旱的全是黃土的陝北待久了,這裡獨樣的風景也能令人神往。
隨便走到一處地方,都能見到輜重營忙忙碌碌。一大早婦女們就開始準備飯食了。雖然過得都不富足,但有盼頭的日子就是最好的。
在營帳外麵轉了一圈後,回到裡麵,見他們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劉處直就開始詢問他們意見。這次是史大成來回答,他就是關中人對關中那片比較熟。
他建議就是從關中兜一圈過去。那邊有很多秦王府王莊,還有官紳家族。隨便打一家都能頂很多大戶了。而且打這些人的莊園還能練練兵,多好啊。
最重要的是,這些大戶家裡還有刀槍啥的,能繳獲後儲備起來。打仗軍械損壞太多了。沿著山轉移不但沒啥大戶,還得破關隘。
那個守備叫王廉,咱也不了解他。萬一是個硬茬貨色,咱們一下子打不下來就麻煩了。
李茂聽後搖了搖頭,說道:"老史啊,你忘了西安算上秦王府那個護衛兵力有三萬多人啊。我們走那裡萬一被合圍咋辦?"
"哈哈,西安府衛所和秦王護衛,這些不就是搞笑的嗎?咱們轉戰這麼久了,何時見他們出戰過?都是三邊的營兵和陝西巡撫標營和咱們打。這些人隻要咱們不去惹他們,借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和咱們打。李茂你也是衛所出身,你們那個所裡有多少敢戰能戰的人?"
見這兩人都快吵起來了,劉處直打了個圓場:"你們舉手表決吧。那邊人多聽誰的。隻要你們不是拍腦袋就想出來的方法,咱們都能用。"
下麵百總和營官們開始表決了。同意走山脈過去的有七人,同意去關中闖一闖的有十四人。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多數人同意去關中。劉處直就宣布兩日後拔營往白水進發。
兩日後,寅時一到,所有人就起來開始打包行李。辰時開始向白水進發。當天晚上就到達了白水縣城外。因為這裡是白水賊王二起家的地方,知縣龐瑜害怕城內有人做內應,見有流寇來當即關門不讓任何人進,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劉處直也無語了。自己有那麼可怕嗎?就過個路而已。但心裡已經有整蠱這個知縣的想法了。他派人給城樓的巡檢司官兵送信,要求知縣送白麵三百石還有銀千兩。不許朝城內百姓攤派,隻準用官倉的麵。不給的話就破城戮官紳。給知縣兩個時辰時間考慮。
這個數沒有獅子大開口讓知縣無法接受,也不是特彆少。畢竟現在這年頭城內官倉哪裡來的三百石白麵粉和千兩白銀?流寇又不許他問百姓刮,隻要二十兩一錠的官銀和白麵粉,還是得找士紳要。知縣隻得請士紳們來縣衙商討一下。
由於克營到白水時已經黃昏了,城裡士紳們對天黑了還要去縣衙很煩躁。他們沒到就知道要乾嘛。流寇來了是你知縣的事,怎麼老想著刮咱們士紳的錢?我們辛辛苦苦剝削城外佃戶,在城內巧取豪奪普通人家的商鋪,攢這些身家容易麼?你縣令一句話就想要走,沒門!但是知縣作為父母官叫他們,他們又不敢不去,隻能想辦法到了再應對。
縣衙門口外,白水縣有頭臉的士紳聚在了門口,商量著流寇到來的事。所有人都在相互訴苦家裡有多窮。之前王賊鬨得凶,家產都沒了。一個士紳說道:"既然咱們都那麼窮,待會知縣那裡咱們要同舟共濟啊。"
"好!就這麼說定了。那龐瑜一句話就想奪走咱們家產,哪有那麼容易。"
縣衙大堂內,知縣龐瑜見這些有頭有臉的士紳都來了,立馬苦著臉說道:"各位都是大明柱石。現在賊寇來了,揚言要錢糧不然破城戮官紳。他們獅子大開口要五千兩白銀,六百石白麵。我縣官倉實在拿不出來。為了各位身家性命,還請慷慨解囊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劉姓士紳拍案而起:"這些無法無天的賊寇竟敢威脅大明知縣!我劉家願意助銀五兩,壯丁二十以助知縣抗敵。"接著十幾個家族紛紛解囊,這個三兩那個五兩。一個胡子都花白老者致仕前是按察使,他也站了起來掏出了十兩。如果不聽他們說話,旁觀人一見肯定以為這是好一番忠君愛國的景象。
龐瑜人都傻了。奶奶的逗我玩是吧?雖然他改了流寇的要求想自己撈一筆,但這些人更是精明,最後隻湊了八十兩白銀和二百壯丁,至於白麵一石沒有......這玩意打發叫花子呢。
龐知縣看到桌上那些散碎銀兩,又大聲地說道:"各位可能是沒聽清楚剛才本官說的。賊寇是要五千兩白銀和六百石麵粉。這些實在太少了。"
待知縣說完後,那個劉姓士紳突然委屈地說道:"知縣大人啊,您剛來不久不清楚咱們的情況。天啟七年王二賊人把咱們都搶乾淨了。這麼短時間內實在是湊不出東西了。就這些捐了以後,老夫回家就要喝糟糠糊糊了。"
緊接著其他人也把剛才在縣衙門口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這次說得更是聲淚俱下。
知縣當然不相信這些人就剩這點家底了,但也納悶:不是哥們,流寇破城我大不了一死報君恩,我家又不在這裡,流寇影響不了我的財產。你們這是鬨哪樣?要拿脖子試試流寇的刀快不快嗎?我不就是想賺點錢嗎?你們比我還狠。
見此,知縣也不和他們客氣了,說道:"流寇給的時間還有一個時辰。你們不助糧,到時候流寇進來,本官大不了一死報陛下恩情。你們就等著流寇殺全家吧。對了,忘了告訴你們,城門外的是克賊。他們喜歡公審官紳,然後當著草民的麵砍頭,完事抄家,再把你們女眷都糟蹋了,男的都殺了。"
這時城外的劉處直突然打了個噴嚏。他喃喃自語道:"誰在念叨我?"
見縣令真的怒了,這些官紳也不好再頂著他。雖然他們致仕前有些人官比他大,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龐瑜現在才是白水的天。所以這些老扣無奈之下,隻得每人又加了二十兩和一些白麵。
這下龐縣令桌子上有了二百多兩白銀,還有官紳們答應的十石白麵。龐瑜都被氣笑了:"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好好好,你們這麼玩是吧?"
於是他命令衙役們準備轎子,讓書吏們帶著縣衙白冊去城樓。士紳們也跟著一起來了,看看縣太爺想乾啥。到了城樓,他讓巡檢呼喚克賊對話。
劉處直聽說縣令找他,以為錢糧都準備好了。拿著自己的喇叭騎馬來到城樓外一百五十步外,詢問道是不是縣令大人已經準備好了糧食。他還告訴知縣:"放心,我們行走江湖講信用。拿了你的錢糧,一年內都不會再來威脅白水了。"
龐知縣在城樓說,衙役們轉述。他講道:"城內沒有這麼多糧食,士紳們也不肯助糧。我帶著縣衙白冊給你說說縣城內士紳在外麵的產業。麻煩去他們那裡打糧,比城內賺的多。"
這下旁邊的士紳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紛紛叫嚷道:"大膽龐瑜!你居然勾結流寇出賣我們的莊園,不怕我們讓人參你一本嗎?我們雖然致仕了,可在朝中還是有關係的。"
龐瑜冷冷一笑:"嗬嗬,你們在城外的莊園產業跟我有什麼關係?本官隻保證縣城的安全。要告明天就去,今天天色晚了。本官座師是當今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韓爌。你們隨便告,本官不奉陪了。再給你們三息時間,不捐納白麵銀子,我馬上把你們的產業給克賊說。"
見此這些老扣終於慫了,紛紛答應回去合計合計,讓縣令不要衝動。
縣令知道他們服軟了,又讓衙役對外麵喊道:"不用麻煩各位下鄉打糧了。這些士紳們同意了。希望克營再給一個時辰時間。一個時辰後白麵銀子都送上。"
劉處直也一臉懵逼。他被縣令叫過來說要告訴他城內士紳在外產業。原本他還在對比那邊劃算,結果縣令又說答應他要求。他權衡了一下,好像直接拿方便點。後麵還要趕路,不能耽誤太久。想了想後,他拿著喇叭對城內喊道:"我相信知縣大人。那就再給一個時辰時間。如果一個時辰後見不到,就放炮了。"
龐瑜看向旁邊老扣們,對他們說:"聽到克賊的話了嗎?還不快去準備送到縣衙。本官在那裡等你們。"
士紳們動起來的速度還是挺快的。商量好每家的份額後,不到半個時辰就把五千兩白銀和六百石麵粉湊夠送到縣衙了。龐瑜在上麵正襟危坐,看東西都來的差不多了。龐瑜讓他們先回家,說道:"看這個賊寇也是個守信之人。既然大家出了糧食銀子,那就保大家平安無事了。"聽知縣都這麼說了,所有人紛紛告辭各回各家。
縣令見他們走後,讓衙役征發附近百姓和大車,裝上了一千五百兩白銀和四百石白麵粉,親自帶著出城了。見到了劉處直,龐知縣沒想到他那麼年輕,不過也沒多說話,笑著說:"這是一千五百兩白銀和四百石糧食。多出來的是孝敬大王的。感謝大王放白水一馬。"
見他這麼聽話,劉處直也不好板著臉,笑著說道:"合作愉快。你放心,本營一年內都不會來威脅白水的安全了。知縣大人放心當你的父母官。那我就走了。大軍在城外紮營一晚,明日就離開白水。知縣請回吧。"
龐瑜走後,劉處直也命人將白銀和麵粉入庫,然後對李虎說:"這龐瑜還是個好人啊,多給了這麼多。本來我還以為要放兩炮威脅一下。這種知趣的人有意思。"
李虎聽後也笑了:"那明天可以吃白麵饅頭了。"
今晚是個愉快的晚上。劉處直和龐知縣都很高興。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