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繞開薊州,導致袁崇煥早先的防守部署已經完全失去作用。
原定去三河、順義駐守的宣大兩鎮兵,因為一路上被地方官卡bug,湊不到足夠的糧食,導致宣府的軍士餓著肚子,根本沒有趕到三河,在順義就被後金軍擊潰了。而滿桂的部隊見到皇太極就直接跑到京師德勝門了。現在,皇太極離京師已經隻有咫尺之遙。
袁崇煥緊急召集祖大壽、周文鬱等將商議對策。因為皇太極已經跑遠了,如果他搶先到達京師,包圍了京城,他們這些人肯定要被彈劾養寇自重。
所以,周文鬱提議必須分兵強行軍趕到奴兵前麵,步步截擊,讓另一部分軍士儘快趕到京師,這樣才能避免被彈劾。周文鬱自告奮勇,打算去阻擊奴兵,這樣才能讓袁崇煥提前到達京師,將奴兵攔在京師之外,袁崇煥才能安全。
袁崇煥反對再分兵,本來就隻有九千人了,就算分了去牽製奴兵,也擋不了多久。
周文鬱勸道:“督師,我們如果不多死點人的話,一定會有人彈劾我們的。一旦陛下信了這些彈劾,我們不會有什麼事,督師一定會被下獄的。”
袁崇煥搖搖頭:“我不能因為我自己的安危,讓關寧弟兄、讓文鬱你去送死。這些弟兄都是我親自招募、親自訓練的。我們先往西開進吧,隨時做好開戰準備,但不要浪戰,把這些部隊帶到京城。”
商量好對策後,袁崇煥帶著九千人西進,到達河西務。本想上奏朝廷進入京師依托城池防守,但是考慮到大明特有的效率低下,等兵部、內閣層層通過後,黃花菜都涼了。周文鬱又建議道:“現在應該直撲通州,將奴兵攔在通州。”
袁崇煥又否定了這個建議,說道:“奴兵行軍速度快,我們是追不上的。一旦奴兵甩掉我們去了京師,那些比薊鎮兵還差的京營兵,萬一一觸即潰,後金打進去後,大明就完蛋了。如今之計,隻有快速去京師,背靠城牆才能守住京師。”
周文鬱道:“督師,你忘了嗎?外鎮士兵無旨不得入京,而且陛下是希望我們把奴兵攔在京師外麵,而不是背靠京師打防守戰。周延儒現在正在找理由彈劾大人的靠山王洽大人與錢龍錫大人,督師切不可給他人口實。”
袁崇煥堅定道:“君父有難,何遑他恤?苟得濟事,能解君父之危,袁某死而無憾!我相信天下自有公理,陛下也是英明之主。我行的正,不怕這些誣告,隻要我們能把皇太極趕走,一切誣告陰謀都不攻自破了。全軍聽令,朝京師進發!”
夜晚,祖大壽找到了袁崇煥。他十分尊敬袁崇煥,不想讓他死,就勸說他同意周文鬱的提議,這樣也不算沒有一戰,無旨入京的罪名也能減輕。而關寧軍死了這麼多人,外加一個總兵和副總兵,自然也不會被人說養寇自重。
袁崇煥說道:“我們關寧將才本來就少,能保留一個是一個吧。周文鬱雖然是皮島出身,既然他以誠待我,我自然不能坑害他。”
祖大壽急了:“督師,如果我們不經一戰就去了,督師一定會被彈劾縱敵的,到時候性命難保啊!”
袁崇煥還是對祖大壽說了白天對周文鬱說的那話:“不能因為自己安危坑害關寧將士,腳踏實地,堂堂做人才是正道。放心,隻要攆走皇太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朝中奸臣也不會在大敵當前時彈劾我。”
但袁崇煥沒想到的是,對他開一槍的不是周延儒這些奸臣,而是自己的恩師孫承宗。自從孫承宗和袁崇煥雙雙被天啟皇帝罷免後,孫承宗就一直想要複起。在袁崇煥被崇禎起用後,就想著憑著師生關係,讓袁崇煥在平台召對上給崇禎提幾句,結果袁崇煥從來沒有對崇禎提起這事,讓孫承宗非常惱火。
後金豬突猛進打到京畿後,孫承宗被崇禎起用守衛通州。他給崇禎進了讒言,說道:“以前陛下讓袁崇煥鎮守薊州,侯世祿鎮守三河,滿桂鎮守順義,尤世威鎮守密雲,都是得當之策。四鎮兵相接,卻如常山之蛇。可聽說袁崇煥把尤世威打發回昌平,讓侯世祿去了通州。原先四鎮兵將奴兵圍在中間,可攻可守,現在袁崇煥拆散了陛下的方略,真不知道他要乾什麼。”
然而這兩人都不知道,不是袁崇煥不讓侯世祿去三河,而是大明官員卡bug不給糧導致的。崇禎聽了孫承宗這番話後,對袁崇煥愈加不滿了。在他看來,袁崇煥五年平遼,這第二年就應該在圍攻沈陽了,而不是讓奴兵跑到京師來。
同時,他也沒有怪自己不給薊鎮士卒餉銀導致他們一戰而潰。在他看來,既然讓你袁崇煥督師薊遼,你就該想辦法保證薊鎮糧餉。至於薊遼總督是劉策這件事,崇禎暫時性忘卻了。
崇禎對孫承宗說:“真後悔當初相信了王在晉、袁崇煥這些人,要是早日起用高陽先生,局勢不會這麼差的。高陽先生說奴兵會來三河,結果真的來了,可恨袁崇煥在薊州被皇太極耍的團團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承宗隻想頂替袁崇煥的職位,可不想讓他死。見崇禎越說越憤怒,他勸說道:“袁崇煥隻是不夠沉穩,他依然是我最好的學生。陛下息怒,多敲打敲打他就好了。”
而剛才孫承宗提及的侯世祿,也讓他憤怒至極。這人帶著五千精銳,一仗沒打就隻剩二百家丁了。不過看在他勤於王事上,就不治罪了。至於侯世祿一路上沒有領到糧食,三番兩次的返回防區就食,哪怕隻剩二百家丁,但皇帝一聲令下就到了京師的事,他完全沒有在意。在他心裡,這都是應該的,沒有糧食那是總兵官自己的事。
而皇太極現在爽的不行,沒有一支明軍能困住他,也不缺糧食。京師周圍到處都是勳貴莊園和皇親莊園,皇太極每天都讓後金兵敞開肚皮吃。而這些丟了財產的勳貴、皇親們,還有袁崇煥的政敵們,不會怪自己沒有提前轉移財產,也不敢怪皇太極不尊重私有財產,隻能恨袁崇煥這些入衛勤王的人。
於是,他們到處散播謠言,說袁崇煥讓皇太極進來是為了逼皇帝與他們議和。而錢龍錫、王洽知道這些謠言後,不屑一顧:“袁崇煥費這麼大勁讓皇太極進來,就是為了議和嗎?信這個的都是弱智,這輩子都有了。”
可是他們沒想到,崇禎是真的相信了這個謠言,開始猜忌這些東林黨人了,認為他們是想借奴兵的勢妄圖奪權。於是,崇禎就以兵部尚書王洽治事不力,將他革職下獄。而王洽自己都懵了:“明明所有人都說是蒙古人入寇,隻有自己說了可能是皇太極入寇,怎麼還能被下獄呢?”
而錢龍錫和袁崇煥,崇禎打算徐徐圖之,暫時先不動他們,免得袁崇煥狗急跳牆。在他眼裡,袁崇煥已經是死人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