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處直在脫離戰場後,從石樓山離開,過永寧州一路朝著嵐縣快速行軍,打算儘快趕到河曲與王嘉胤會師。
而杜文煥占領山寨後,隻是象征性地追擊了一下。現在情況已經明了,流寇都往北方跑,肯定不是為了去看山西長城的景觀,那多半就是打算竄回陝西了。
杜文煥得回去請示下洪承疇下一步該怎麼行動了。這次被流寇擺了一道,他們的大部隊估計已經快到山陝邊界了。
如果讓他們突破了河曲,延綏方向壓力就會很大。目前延綏鎮的營兵精銳目前都集中在山西中部,就算從吳堡渡河回去也得需要十幾天時間。現在延綏已經抽調不出機動兵力了。
洪承疇得知流寇已經全部跑了,而且大概率跑回了山西,也很無奈。這些人實在狡猾了,如果麵對麵陣戰,洪承疇有信心擊敗王嘉胤手下那三四萬烏合之眾。
但是流寇就是不列陣和你打堂堂之陣,每次都利用馬多的優勢和官軍躲貓貓。
既然流寇已經離開了山西,此次援剿算是成功了,洪承疇雖然是能臣,但也摸清楚了崇禎的心理——喜歡看勝仗,看官軍大捷。他命令書童給自己擬一份奏疏,宣稱山西大捷,殲敵過萬,流寇殘餘已經被堵在府穀那一片狹小的地方了,微臣正要率軍一舉蕩平他們。
洪承疇念完內容後,看到自己的那個清秀書童坐在椅子上一字一字地寫,洪承疇突然來了興致,打算與他褻玩一番。大明軍隊出征是不允許帶舞姬的,而大明士大夫本來就好兔兒爺。
洪承疇這個書童長得清秀可人,很快這兩人就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墨水已經弄汙了桌上奏疏,不過洪承疇已經沒空管這些了。
河曲縣衙內,燭火通明。王嘉胤站在鋪開的輿圖前,粗糙的手指沿著黃河蜿蜒的曲線緩緩移動。三絡長須微微顫動,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大帥,各個營的傷亡已經清點完畢。"張登喜手持竹簡走進大堂,衣服上還沾著許多灰塵,"陣亡九百多,傷一千有餘,老本兵占比不多,大部分都是新兵。繳獲了不少糧草,放完賑後還有上千石。"
王嘉胤頭也不抬:"延綏鎮那邊有什麼動靜?"
"坐船過去打探的弟兄們回報,目前沒有看到官軍大部隊回來。洪承疇的主力大軍應該還在山西,短時間肯定回不來。目前鎮內已經沒有機動兵力了,官軍都在死守這些邊堡。"
聽張登喜說完後,王嘉胤說道:"這次打回府穀還是老辦法,先奪下附近的邊堡,剪除羽翼防止進攻府穀時官軍偷襲我側翼。而木瓜堡離渡口最近,我們過河之後就第一個打。"
"具體怎麼打過河再說吧,這些天都累了。白玉柱,你去休息吧,明天一早過河。"
翌日一大早,三萬多義軍和七八萬家眷開始準備渡河。對麵官軍沒有任何反應,看來確實是兵力不足了。
王嘉胤還是讓精銳先過去接應大隊渡河,從河曲繳獲還有搜集了近千條船,還有一些帶帆的大船,渡河速度很快。在第二天下午,就已經把所有人渡了過去,在府穀城外十裡紮下了營盤。
而府穀剛上任三個月的新知縣嚇得肝膽俱裂,上次王嘉胤打破了府穀,就殺掉了知縣,這次會怎麼對待自己呢?而且上次好歹延綏鎮的兵力都在本鎮,這次該咋辦?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在王嘉胤還沒有到之前,知縣就開始扒屋拆房,準備滾木磚石。上任知縣也是這麼乾,王嘉胤走了也就三個多月,靠近城牆的一些房屋根本沒修。這個知縣一通操作下,府穀六成的房屋都慘遭毒手,民怨沸騰下這次再想從城內征集民壯,怕是沒有辦法了。
王嘉胤的大帳中,各個掌盤子正在商討怎麼打。據抓獲的官軍交代,木瓜堡參將楊茂春麾下僅有一千餘人,其中正經營兵不足五百,木瓜堡依山修建有兩個門供進出,裡麵還有一些衛所軍戶和他們的家眷,整個堡內有一萬人的樣子。
這堡裡才一千多人啊,營兵還隻有五百,那好打啊!"聽到這話,眾位掌盤子都議論了起來。
高迎祥搖頭:"各位不可輕敵。木瓜堡雖小,但這是嘉靖年間修建的軍事要塞,城牆高三丈,基厚兩丈。
之前我們能拿下是因為裡麵空虛,現在官軍在木瓜堡安排了一個參將防守,年初我們撤走後官軍又重修了一下,要是正麵強攻,會死不少人的。"
"那木瓜堡參將楊茂春此人雖是世襲武職,但治軍嚴謹要是他真的嚴防死守,我們不可能輕易攻下城。
王嘉胤走到帳篷外麵,望著外麵連綿的義軍營寨,三萬多士卒看起來聲勢浩大,多是拖家帶口的流民。
真正能戰之兵,除了自己的四千多老本兵、高迎祥的三千人,其餘掌盤子的精銳加起來也不到兩千。而且就算是他們的老本兵,和官軍營兵差距也很大。
自起事以來,碰到的官兵基本上都能有一套鎧甲,戰力不說多好,那也是經過訓練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年來,除了因為需要蒲州的糧草,他發狠不計代價地拿下了蒲州,其它地方若有官軍精銳駐守的城池都很少強攻,這次再打木瓜堡也是如此。
想通後,他命令道:"傳令各營,明日拔寨,向木瓜堡進發。"
王嘉胤突然轉身,"另選三百精銳,高闖王讓你的侄子高一功率領吧,想辦法混進去。"
紫金梁詢問道:"大帥是想裡應外合?"
"楊茂春既然要當縮頭烏龜,咱們就給他來個裡應外合。"王嘉胤說道,"去準備吧,記住,要快。"
木瓜堡內,參將的住處,楊茂春正在燭光下擦拭佩劍。這把劍是祖上所傳,劍身寒光凜冽,映照出他剛毅的麵容。年近五旬的他鬢角已見斑白,但雙目依舊炯炯有神。
"將爺,河曲失守已經確認了。"親兵隊長匆匆走了進來,額頭滲出細密汗珠,"總兵尤世祿和參將虎大威已經往大同方向逃跑了。"
"賊首王嘉胤率眾十餘萬,已經渡過黃河,在府穀外十裡紮營。"
楊茂春手中動作不停:"堡中存糧幾何?"
"足夠一月之用。但箭矢火藥隻夠半月消耗。"
"傳令:即日起封閉四門,吊橋拉起,護城河灌水,箭樓增派雙崗,夜間每刻報更;堡內實行宵禁,違者斬立決。"楊茂春歸劍入鞘,發出清脆的錚鳴,"另派快馬分赴榆林、西安求援,就說……就說流寇十萬圍攻木瓜堡,請速發援兵。"
親兵隊長麵露難色:"大人,如今各處兵力空虛,恐怕……"
"照我說的寫。"楊茂春打斷他,"不寫得危急些,巡撫怎麼會相信我們。"
待親兵隊長退下,楊茂春走到輿圖前看了看圖。現在鎮內官兵儘數外調,自己隻能多守一段時間,為撫院他們爭取時間趕回來。如果賊寇迅速攻陷了附近邊堡縣城,那很有可能一口氣占領延綏鎮。
"來人。"他喚來親兵,"去把劉把總叫來。"
不多時,一個精瘦的軍官快步進來。此人名喚劉雄。
"你今夜帶幾個好手,悄悄出城,把流寇營地附近的水源都下毒。"楊茂春低聲道,"記住,要做得隱蔽,不能讓賊寇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