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莊鎮的義軍大營比官軍簡陋得多,隻有簡單的木柵欄和幾個了望台。
中央的大帳內,克營十幾個軍官和張天琳他們圍坐一圈,中間的地上鋪著一張地圖。
劉處直用木棍指著地圖:"官軍營寨堅固,咱們還是不能強攻。
一路上我仔細思量了一下,看營寨規模官軍的隨軍民夫不多,不可能帶很多糧食,這樣他們就有個致命弱點,也就是糧道。現在能給他提供糧草的隻有潞安府。"
木棍移到地圖上的一條道路上,"從潞安到長平關,不繞遠路的話糧隊必經這條山路。
之前咱們從潞安府南下路過了這裡,兩側都是矮坡,最適合埋伏。
一旦斷了糧道,他們不出來就得餓死,到時候都不用我們親自動手。"
待劉處直講完,李茂接話道:"這孫顯祖去年因戰敗被革職,如今是戴罪立功。啥事都不乾,他無法向朝廷交代的。"
郭世征興奮地說:"那咱們就在半路設埋伏糧隊。
我預計他們營寨裡麵就幾天糧食儲備,他們去接應糧食的人少了,糧食等於送給我們;人多了,我們直接連營寨和糧隊一起端了。"
"好,就這樣吧。"劉處直下令道,郭世征帶一百人襲擊糧隊,記住放人回去報信。
李茂和高櫟率前中營埋伏,我帶親兵營接應。
史大成率後營等守營,看好輜重和老弱,防備官軍偷襲。"
同一片星空下,孫顯祖也在自己的大帳中輾轉難眠。
他起身走到帳外,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丹朱嶺輪廓。
這一片曾是戰國時期白起圍困趙軍的地方,四十萬趙卒埋骨於此。
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如今他也在長平關與流寇對峙。
"總鎮,還沒休息?"周子善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孫顯祖沒有回頭:"睡不著,總覺得流寇不會這麼老實。"
周子善走到他身旁:"總鎮多慮了,我軍營寨堅固,流寇無隙可乘。"
"希望如此。"孫顯祖歎了口氣,"明日潞安那邊要送糧食過來了吧,記得加派人手去接應。"
"標下明白。"
兩人沉默地站在夜色中,各懷心事。遠處傳來守夜士兵的咳嗽聲,和偶爾的馬嘶聲。
第二天清晨,官軍營寨如常運作。炊煙嫋嫋升起,軍士們排隊領取早飯。
突然,一匹快馬疾馳入營,騎手滿身塵土,臉上帶著驚慌。
"報——!潞安府來的糧隊在離這裡二十裡的慈林鎮遇到流寇襲擊,糧草全部被劫!"
孫顯祖正在用早飯,聞報立即放下碗筷:"多少人?"
"不多,隻有一百多人,但是個個悍勇,都是騎兵。"
李國英立刻站起:"總鎮,讓我帶兵去救!糧草若失,我軍支撐不了幾日!"
孫顯祖眉頭緊鎖。他本能地感到這是個陷阱,但糧草確實不容有失。"李千總帶五百人速去救援,記住救了糧隊立即回營,不得追擊!"
"得令!"李國英抱拳離去,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孫顯祖又轉向周子善:"周參將,加強營寨戒備,防備流寇偷襲。
李國英很快點齊兵馬出營,五百官軍沿著山路疾行,盔甲在冬日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行至糧草被偷襲的地方時,前方已經沒有喊殺聲了,李國英舉起手示意部隊停下,派斥候前去查探。
斥候很快回報:"千總,流寇已經撤退了,但是糧食還在原地。"
李國英不疑有他,認為是流寇看到官軍來了直接跑了,下令加速前進。
就在官軍全部進入糧隊遇襲的地方時,兩側山坡上突然豎起幾麵紅旗,箭矢如雨點般落下。
"列陣防守!"李國英大吼,但為時已晚。義軍從三麵殺出,喊聲震天。
與此同時,孫顯祖在營寨中接到急報:"總鎮大人,西南方向發現大股流寇,正向營寨逼近!"
孫顯祖臉色大變:"果然如此!傳令:緊閉寨門,準備迎敵!"他快步登上了望塔,隻見遠處塵土飛揚,隱約可見數百騎兵正向營寨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