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處直和身邊的幾個軍官大眼瞪小眼,看來這裡還真是出了個好官啊。
“兄弟們,這裡確實是有一個好官,咱們就不在大名府耽擱時間了,最近趕路也累了,我們修整兩三天就進入彰徳府,王自用領人估計已經在打懷慶府城了。
進入大名府兩天時間,劉處直才利用重金賄賂了不少百姓,從他們嘴裡慢慢拚湊出來盧象升的形象,這位兵備道不僅熟讀兵書練就一身好武藝,還親自訓練鄉勇名為天雄軍,在此地不僅減免賦稅,還興修水利;不僅嚴懲貪官,更在民間廣布耳目。
義軍這一路上,劉處直都能感覺到不斷有人盯著他們然後又往回跑,哪怕讓騎兵去追上他們,也沒人透露一個字。
很快流寇入境的消息就被彙集在大名府城盧象升的桌案上。
他召集了自己老家帶來的親隨楊陸凱,還有兵備道下屬官員布置作戰任務如何打擊這股流寇的囂張氣焰,他主政三年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有流寇來入境,上次的闖賊也隻是在廣平府打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各位,我們府城營兵有兩千人馬,我訓練的天雄軍有一千五百人,流寇人數據各地百姓所說大致在三千到四千的樣子,多是馬賊,所以我們得找個限製他們馬匹的地方打。
看這股流寇的行軍方向應當是回河南與那邊的流寇會和,我們作為地方父母官就不能當這些賊人大大方方的就離開了我們大名府。
所以我判斷,流寇一定會經過回隆鎮,今天得到的消息是流寇就在內黃歇息,我們明早一早就發兵去回龍鎮埋伏,就算不能全殲這股流寇,也得狠狠的揍他們一頓。
盧象升帶著府城的營兵兩千還有天雄軍一千五百趕赴回隆鎮,在這裡埋伏了一個上午了。
如他所想,義軍確實走了這裡,很快遠處傳來沉悶的馬蹄聲。
"進攻!"
號炮炸響,兩側山破箭如雨下,行軍狀態中隻有少部分騎兵披了甲,大部分人都隻穿著義軍軍服,馬隊頓時人仰馬翻,倒下數十騎。
但那些披甲的一百多騎兵立刻散開隊形準備進攻,這些老本騎兵在隊伍還沒聚攏前居然自發分成數股,直接縱馬衝上緩坡。
讓劉參將指揮隊伍堵住賊寇騎兵!"盧象升喝令剛落,就看見一群營兵被流寇騎兵連人帶盾撞翻,這幾年他重點關注了這些營兵,也沒有讓將領喝兵血,但這些常年沒打仗的營兵竟連半刻都沒撐住,盧象升抽出令旗:"天雄軍壓上去!"
三百鄉勇挺著長槍結陣推進,這些莊稼漢雖訓練不足,但仗著血氣之勇竟真把義軍逼退了。
劉處直在陣後看得真切:"傳令,裝備好了的重騎兵直接衝擊鄉勇右翼。"
二十匹披甲戰馬突然從煙塵中衝出,鄉勇陣線頓時凹進去一塊。
有個穿短褐的漢子被馬蹄踏碎胸骨,臨死還死死抱著馬腿。盧象升正要調親兵補缺,忽見北麵塵頭大起,一杆"左"字大旗獵獵作響。
劉處直正打算活捉盧象升,沒想到左良玉來了,說實話他從李茂嘴裡得知左良玉部的戰力後麵對左良玉還是有點懼怕,現在義軍陣型散亂欺負一下對麵的弱兵還行,但要是碰了左良玉今天必敗。
劉處直讓傳令兵鳴金,很快正在廝殺的義軍騎兵立刻拋下對手,像退潮般向東邊撤去。
左良玉來了以後也沒追擊他們,而是下馬拜會盧象升,原來昌平兵正在附近補充行糧得知兵備道在這裡和流寇打了一仗就帶著五百騎兵過來支援。
還好克賊對自己有一點恐懼,不然今天兩人都要栽在這裡了。
盧象升感謝左良玉後表示會儘快將昌平兵的行糧補充好讓他早日返回河南,順便再補充一批餉銀。
左良玉沒想到自己帶著兵來轉一趟還有意外收獲,高興的直接單膝下跪。
盧象升的親隨楊陸凱則提著滴血的腰刀過來彙報情況:"斬首三十六級,咱們折了七十三個鄉勇,和一百多個營兵。”
盧象升看著狼藉的戰場歎道:“沒想到流寇起事才五年,鐵甲騎兵都有了,這克賊的騎兵居然已經有三千之眾了,再讓這些流寇鬨騰下去,大明江山怕是真經不起他們折騰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