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咱們說到,德國人的“鐮刀”揮到了海邊,把近百萬英法聯軍主力給包了餃子,堵在了敦刻爾克那片狹小的海灘上。前有德軍逼近,後是大海茫茫,幾十萬大軍危在旦夕,眼看就要全軍覆沒!
就在德國a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尤其是古德裡安那幫“裝甲瘋子”,一路狂飆突進,距離徹底碾碎包圍圈裡盟軍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一件足以讓後世軍事家們撓破頭皮也想不明白的怪事發生了!
5月24日12點37分,一道來自最高統帥部據說是希特勒親自批準,也有一說是前線集團軍司令倫德施泰特首先建議,希特勒順水推舟)的命令,像緊箍咒一樣套在了正在猛衝的裝甲部隊頭上: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這命令一下,前線的德國裝甲兵指揮官們,尤其是古德裡安,簡直是氣得暴跳如雷!他看著近在咫尺、潰不成軍的英法聯軍,感覺就像一盤燒得香噴噴的紅燒肉已經端到了麵前,剛要下筷子,卻被告知不準吃!他接到命令後,狠狠地摔下電話,對著他的參謀們怒吼道:“眼看敵人就在腳下!幾十萬大軍就在我們炮口底下!煮熟的鴨子送到嘴邊還要吐出去?!這是犯罪!這是在拿帝國的命運開玩笑!這是在玩命啊!”他的參謀們麵麵相覷,無人敢言。眼睜睜看著戰機在流逝,每一秒鐘的等待,都像是對唾手可得的勝利最殘忍的淩遲!
雖然搞不懂德國人為啥突然“發善心”停了下來,但被圍困的盟軍可沒閒著!他們知道,這是老天爺或許是德國人自己犯傻)給的最後機會!
利用這寶貴的兩三天喘息時間,被圍困在敦刻爾克口袋裡的英法軍隊,拚了老命地乾了幾件事:一是收攏殘部,儘可能地組織起一條環形的防禦線,依托運河、房屋和臨時工事,準備抵擋德軍步兵和空軍接下來的進攻;二是把所有還能開動的車輛、還能打響的火炮都集中起來,對著包圍圈外的德軍猛烈開火,製造壓力,延緩他們的逼近。正是這道臨時構築、但又異常頑強的防線,為後來幾十萬人的海上撤退,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窗口期”!
與此同時,海峽對岸的倫敦,新上任的首相丘吉爾和他領導的戰時內閣,已經從最初的震驚和憤怒中冷靜下來,開始麵對這殘酷的現實。他們知道,法國戰役的大局可能已經難以挽回,但無論如何,必須把困在敦刻爾克的英國遠征軍給救出來!那是大英帝國最後的陸軍精華!
於是,一場代號為“發電機行動”的大規模海上撤退計劃,在英國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奇的統一指揮下,於5月26日晚間緊急啟動!拉姆齊坐鎮多佛爾港的地下指揮室,負責協調調度所有能找到的船隻,前往敦刻爾克執行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在決定啟動“發電機行動”的關鍵會議上,丘吉爾用他那特有的沙啞嗓音,敲著桌子,語氣低沉卻異常堅定地對海軍大臣們說:“先生們,我們的陸軍主力被困在了海峽對岸。如果這次我們救不回他們,英格蘭將失去整整一代最優秀的士兵,我們將輸掉這場戰爭!”
時任海軍第一大臣達德利·龐德海軍元帥表情凝重地點頭應道:“首相閣下,請放心,我們會派出每一艘能漂在水上的船!”
命令傳達到了英國海軍部,但很快大家就發現,光靠皇家海軍那點驅逐艦、掃雷艇、運輸船,根本不夠用!幾十萬人困在海灘上,得多少船才能拉完啊?而且德國飛機肯定會來搗亂!
於是,一個後來被載入史冊的、充滿人情味的呼籲發出了!英國廣播公司用急促而堅定的聲音向全國廣播:
“所有沿海地區的船主請注意!海軍部緊急征用所有能夠出海的私人船隻!重複一遍,所有能夠出海的船隻!不論是漁船、貨船、拖船、遊艇、內河駁船,還是私家帆船!國家在召喚你們!為了拯救我們被困在敦刻爾克的士兵,請你們立刻駕駛你們的船隻,前往最近的海軍報到點,或者直接駛向英吉利海峽,前往敦刻爾克海岸!我們的士兵需要你們!”
這一下,整個英國南部沿海都動員起來了!成百上千艘五花八門、大小不一的民用船隻,由經驗豐富的漁民、船員,甚至是臨時召集起來的誌願者駕駛著,冒著德軍飛機和潛艇的威脅,義無反顧地駛向了那片炮火連天的海峽!這些後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敦刻爾克小船”的民間力量,成為了這場大撤退中最動人、最不可思議的風景線!
從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敦刻爾克的海灘和港口,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這裡上演了一場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也最混亂、最悲壯的海上撤退。
敦刻爾克海灘上,黑壓壓地擠滿了等待撤離的盟軍士兵。他們疲憊不堪,饑腸轆轆,很多人幾天沒合眼。頭頂上,是德國空軍戈林向希特勒拍了胸脯,說光靠空軍就能解決包圍圈裡的敵人)像蒼蠅一樣盤旋、俯衝、投彈、掃射!炸彈掀起的沙柱和水柱此起彼伏,燃燒的車輛和船隻殘骸遍布海灘和淺水區。士兵們排著長隊,默默地延伸到冰冷的海水裡,等待著小船來接駁。每一次空襲,都意味著有人倒下,有人永遠回不了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和各種艦艇是撤退的主力。它們冒著猛烈的空襲和岸炮火力,一次次衝向敦刻爾克港的防波堤那裡水深,可以停靠大船)或者靠近海灘的地方,儘可能快地裝上士兵。為了多救人,很多驅逐艦都嚴重超載,航速緩慢,成了德國飛機和魚雷艇的絕佳靶子。在整個撤退過程中,英國海軍損失了6艘驅逐艦,還有十幾艘被重創,其他各類艦船損失更是多達二百餘艘!法國海軍也同樣付出了犧牲。
而那些“敦刻爾克小船”的作用無可替代!它們吃水淺,可以靈活地穿梭於淺水區和大型艦船之間,把困在海灘上的士兵一批批地接駁到大船上。有些小船甚至直接載著士兵橫渡海峽!這些由普通人駕駛的小船,在炮火和波濤中,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和高超的技巧,他們是這場奇跡中不可或缺的無名英雄!
在空中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們也打瘋了!他們駕駛著“噴火”和“颶風”戰鬥機,從英國本土起飛,儘最大努力為撤退船隊提供空中掩護。他們在敦刻爾克上空與數倍於己的德國空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雖然無法完全阻止德國飛機的攻擊,但他們的英勇奮戰,無疑大大降低了撤退船隊的損失,為“發電機行動”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也是不列顛空戰的一次預演。
在陸地上,法國第一集團軍的殘部和一些留守的英軍部隊,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圍繞著敦刻爾克構築防線,頑強地阻擊著德軍地麵部隊主要是步兵)的進攻,用生命和鮮血為海灘上的大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最終沒能登上撤退的船隻,成了德軍的俘虜。
到6月4日,當德軍最終占領敦刻爾克海灘時,“發電機行動”正式結束。結果令全世界震驚:
在短短的九天時間裡,盟軍居然從這個被認為必死無疑的絕境中,成功撤出了大約33萬8千名士兵!其中包括約22萬英軍和近12萬法軍及其他盟軍士兵!
這絕對是一個奇跡!一次偉大的“拯救”!雖然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軍事潰敗,但英國遠征軍的核心力量得以保存,為英國守住了本土防禦的基石,也為未來的反攻留下了火種!丘吉爾後來稱之為“奇跡”,但他也清醒地指出“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
當然,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為了換取人員的撤離,盟軍幾乎將所有的重型裝備都丟棄在了敦刻爾克的海灘和法國北部。據統計,被丟棄的裝備包括:約500多輛坦克、2000多門各種口徑的火炮、6萬多輛各種軍用車輛、以及堆積如山的約50萬噸軍需物資和彈藥!這些都成了德軍的戰利品。可以說,英國陸軍幾乎是“赤手空拳”地回到了本土。
敦刻爾克的“奇跡”落幕了,但那個最大的謎團依然懸而未決:
希特勒那道“停止前進”的命令,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是真的出於軍事謹慎?還是聽信了戈林空軍能搞定的吹牛?亦或是他故意放英國人一馬,想以此為籌碼逼英國媾和?還是背後有更複雜的政治或高層權力鬥爭?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